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皇甫立新:把百姓“扶”起来 还要让百姓“富”下去(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4-06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者:这些做法对贫困户来说一举两得。但是,乡下肯定没有城里的基础设施完善,条件可能没有那么好,企业愿意到村里建“扶贫车间”吗?

  皇甫立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有些加工环节,完全可以放到农村。同时,政府也通过政策引导,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到农村建厂。比如到农村新建“扶贫车间”,政府每平方米补助400块钱,这样既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还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建立“扶贫车间”,企业和贫困户实现了一举多赢。

  记者:刚才在厂里我发现一个让我惊讶的事情,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在车间拣线头,轻轻松松一月能挣500多元,这个确实很了不起。

  皇甫立新:是啊,企业把工厂建在村头,一些年龄很大的妇女就有机会在家门口就业了。一位老人曾对我说,过去花一块钱都得向媳妇要。如今自己挣钱,零花钱不向孩子要了,过年还能给孙子、孙女点压岁钱,一家人都很高兴呢。“扶贫车间”不单单是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也让他们的家庭更和睦了。

  记者:目前在沈丘县农村已经建了多少“扶贫车间”,解决多少贫困户就业?

  皇甫立新:从去年开始,我们规划新建113个“扶贫车间”,目前已经建成了73个,安排500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500多人。未来规划的“扶贫车间”全部建成以后,可以安排2000个贫困人口就业,带动2000户贫困户脱贫。

  扶贫基地让贫困户吃上定心丸

  「脱贫故事」

  沈丘县纸店镇潘董庄村是个贫困村,有贫困户65户208人。去年县里利用增收到户项目资金,给每个贫困户送来6只羊,希望靠养羊脱贫。但有的贫困户犯了难:要么家里没人养,要么不会养,怎么办?村党支部书记张友田召集贫困户开会商议对策,结果大家一致推荐张友田将这些羊集中起来代养,分5年时间每年给贫困户分红1000元。贫困户张建华如今在张友田的饲养基地养羊,每月能挣2000多元。他说:“让贫困户自己养,要么养死,要么卖掉。这种集中养,最后得到的分红肯定比6只羊的价值高。贫困户得了实惠,村里也发展了一项产业。”

  记者:过去很多地方扶贫都是给贫困户买一些小羊羔,或者小猪娃,让贫困户来饲养。沈丘县把这些羊羔集中到一起饲养,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皇甫立新:这是增收到户项目资金的一种创新使用,也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探索。过去的扶贫是大水漫灌,别管贫困户是否有能力养、是否会养,只管把猪羊发了了事,结果脱贫效果很差。潘董庄村采取养殖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对羊进行集中规模养殖,既提高了养殖的效益,也使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了收入。这是一个值得推广、复制的模式,让种植和养殖基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贫困户收益怎么获取?

  皇甫立新:县财政安排资金,或者利用增收到户项目资金,以贫困户的名义入股到一些规模的养殖场和种植基地。这些养殖和种植基地获得了资金,既能扩大规模,又能获得收益来分配给贫困户。通过筛选,全县已确定了26个种植基地和17个养殖基地。

  记者:他们能发挥多大作用?

  皇甫立新:这些种植基地将带动贫困户6000多户,每一个贫困户每年的收益不低于2500元。同时,全县还确立了6家规模比较大、实力强、信誉好的国有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又带动7000多个贫困户,这些贫困户每年的收益不低于3000元。

  记者:在潘董庄村采访时,发现还有一个光伏发电项目,它是如何带动贫困户的?

  皇甫立新:去年我们抓住国家在贫困县推广光伏发电的政策机遇,建设了293个光伏发电台区。每个台区可以带动20户特困户,每户的直接收益不低于3000块钱,可以持续20到25年。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