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清华复旦毕业后,他们选择当“农民”(图)
//www.workercn.cn2017-05-06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肉没熏透,里面还是湿的,我们发到全国各地肯定得坏。”切开第一块腊肉,何艳艳声音突然提高了很多。

  收到的肉和协议约定的完全对不上号,3名姑娘傻眼了,躲在角落里商量许久,狠心让这位大叔把腊肉挑回去。

  她们赶紧去其余7户农家验货。有的腊肉没熏干,有的则太肥,大多数人都被要求返工。

  “这肉我不卖了!”在腊肉连续3次被退回后,一位大叔在发货前一天发火了,“凭什么对我们挑挑拣拣,一辈子都是这么做的,咋就卖不得。”

  不管村民如何抱怨,3个姑娘一律客客气气地“按协议来”。那几天,她们把“市场需要”重复了上百遍,仍有许多村民不理解:“平时挺好说话,咋一做买卖就翻脸不认人?”在这群20岁出头的姑娘心里,“想敲开市场的大门,必须遵守规则”。

  好不容易与村民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一下子变得微妙了。僵局终于在分红这一晚被打破。符合标准的860斤腊肉,为50户村民带来了3217.5元的净收入。

  “为什么除了保本,大家还能赚到钱?”趁着分红,陈旖雪引导大家思考她们当时“固执的坚持”,“因为考虑了别人的喜好,腊肉才能敲开市场大门”。

  听到这话,有村民轻拍了一下桌子,“这下子明白为啥要听你们的,这样才能卖到钱。”

  当初一气之下差点翻脸不卖肉的村民摸出手机,悄悄拍下了陈旖雪认真讲话的样子。

  在其他村庄,通往市场的大门也被陆续叩开。30名乡村创客,在15个贫困村建立了12个合作社,通过众筹的方式,用大米、蜂蜜、山茶油,为村民换回孩童的学费、娶亲的彩礼、新宅的家具。

  “你们凭啥能把农产品卖出去?”在花垣县扪岱村,清华大学毕业的陈昱璇总被年轻人拦住。在村里,她看上去并不特别,脚上穿着老乡送的解放鞋,停水的时候,也和其他人一样10多天不洗头。

  村里的年轻人,“今天打算开鱼塘,明天想养鸭,后天着急出去打工”,想创业却没头绪,迫不及待地要走出大山。陈昱璇意识到,除了在当地创业,还应该让经验留得住、可复制。

  2017年3月,她牵头创办了“海客计划”,张罗起创业培训来。他们把县里的养猪、养羊好手推到这些年轻人面前,告诉他们,不需要背井离乡,也能通过劳动,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用农产品连接乡村和市场的创客,希望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也能意识到乡土的价值。当地追逐远方的少年,第一次认真端详起家门口的大山。

  在“分红大会”上讲了一个多小时后,陈旖雪终于长出一口气,干咳了好几声。平日里不善言语的大叔走过来道谢。但在陈旖雪心里,他才是那个“该道谢的人”。

  在村里,她被不会讲汉语的苗族奶奶拦下。老人拍拍自己滚圆的肚子,又指指她瘪瘪的胃,给她炒了6个土鸭蛋。跟着阿姨上山挖野菜,她们叫得出每种植物的名字,像女侠一样披荆斩棘,在土地耕耘,也在土地收获。她觉得自己像一颗庄稼,开始咂摸出乡土的滋味。

  漆黑的夜,稻田里的蛙声落了。散会后,很多村民并没有走。几个汉子蹲在屋外,合计起养猪的事。屋里的女人更关心靠自己的苗绣手艺,什么时候能接到订单。这些寻求出路的交谈声,格外清晰。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