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故宫因何为一位打工者举办追思会(图)
//www.workercn.cn2017-06-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命运坎坷 两获资助

  何刚向故宫义捐的故事到这里已经算是一段佳话,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博物院专门为捐赠者们设立的“景仁榜”上。

  而在何刚家中,至今仍保存着1985年11月20日故宫出具的捐赠文物凭证。这份编号为231的凭证上写明,何刚捐赠了元代各式银盅7件、各式银瓶4件、各式银盘3件、银蜡台2件、银塔座2件、银舟1件,共计19件文物。

  在6月22日的追思会上,何刚捐献的文物中,有14件拿到了现场。

  而当日凌晨两点多,何刚的儿子何俊清搭乘长途大巴奔波了8个多小时到达北京,和65岁的村支书刘红恩第一次走进了故宫,他的表情一脸凝重。“很早就想进故宫参观了,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方式。”

  “以前我曾好奇地向爸爸询问,他捐出的宝贝长啥样,爸爸说那时没有相机,他也说不清楚,只记得是瓶子、盘子等等。”追思会上,何俊清如愿看到了32年前父亲何刚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众多文物。他说,父亲的捐赠是他这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里再穷,也从未为当年捐赠文物而后悔。

  而让何俊清最为感念的是,多年来,故宫在其家庭最为困难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这份感情,父亲生前一直铭记于心、念念不忘。”

  2003年,何刚的妻子查出尿毒症晚期,这让原本就很拮据的何家一度陷入困境。万般无奈下,何刚去北京寻求救济。

  去北京的路上,何刚的心里十分矛盾。因为1985年捐献文物时,故宫博物院已经奖励了何刚9000元。现在再去张口,他老想打退堂鼓。

  得知何刚的情况后,故宫没有忘记这位慷慨捐赠者当年的旧情。筹集5万元交到何刚手上。这笔善款最终虽未能挽救妻子的生命,但也算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妻子离世后,何刚先后去无锡捡破烂,去上海搞绿化,去山东当建筑工,四处奔走打工挣钱。“当时从北京回来路上,他就一门心思还想等翻过身来,把钱还给人家。”何刚的表哥张黑孩回忆说。

  不料,好景不长。3年后,何刚年迈的父亲又患上股骨头坏死,双目几乎失明,家里再次外债累累。得知何刚的不幸遭遇后,故宫再次为这位老朋友提供了5万元救助款。

  两次的慷慨援助,让何刚更加坚信当初捐赠文物的选择是对的。他时常告诫儿子要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忱,坚守对真善美的信仰。

  “凡人义举”呼唤文物守护者

  时隔多年,故宫再次听到何刚的消息,便是得知他去世了。今年5月,54岁的何刚还没来得及卸下家庭的重担,在工地务工时不幸遇难。

  捐出宝贝,甘守清贫——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捐献过国宝的农民工仍在为谋生奔波着。

  何刚过世的消息传来,故宫发文悼念并联系何刚老家河南商水县了解情况。

  6月22日下午,故宫博物院专门在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办“何刚同志追思会”,向这位为中国文博事业做出贡献的捐赠者表达深切悼念。

  何刚没留下什么遗物,家里仅有的一座两层小楼还是儿子结婚时充场面盖的,里面几乎没有什么陈设。最显眼的就是故宫寄来的杂志、台历,还有当年的捐赠凭证,昭示着这位普通农民不普通的一面。何刚下葬那天,很多生前不熟悉的乡亲都跑来送行。

  何俊清说,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父亲的教诲还在、精神还在,他一定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正直、善良和有奉献精神的好人。

  “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何刚先生不仅是一名饱经沧桑、性格刚强的普通农民工,更是一位深明大义,既有觉悟又有感情的文物保护者和捐赠者。”追思会上,谈到何刚的逝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感慨地说。

  但在单霁翔看来,召开这样一次追思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思故人旧事,更多是对何刚身上所呈现出的这种“凡人义举”精神价值的赞扬,以唤起更多的社会民众关注国家文物保护。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