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小明:用农民的语言写农民的歌
宋小明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扬是抗日文艺宣传骨干,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歌曲》编辑部等单位工作,母亲在中国剧协工作。写歌词,宋小明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
折耳根乐队:生命绽放光芒 把黑夜点亮
折耳根是一种植物,也是一支乐队的名字。折耳根喜温暖潮湿、耐寒、怕强光,在黑暗的腐殖质土壤里能顽强生长,而折耳根乐队也是个“生命力极强”的组合……
10月7日,铁路迎来返程高峰,昆明火车站旅客熙熙攘攘。
“信号绿灯,车门锁闭到位,可以开车!”11时26分,赵荣明驾驶“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昆明站,一路向北,直奔四川攀枝花。
车厢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刷着手机,听着音乐,看着电子书,享受着国庆旅途的美好。
赵荣明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昆明机务段的一名动车组司机,家住成昆铁路途径的云南省楚雄州。参加工作22年来,他一直负责值乘成昆铁路昆明至攀枝花区段,驾驶过10余种机型,开过货物列车、普速旅客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安全行车超过40万公里。
赵荣明从小在铁路旁的村庄长大。在昔日那个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年代,成昆铁路是沿线许多村民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径,也是一条带来幸福的路径。从年幼时的全家出行,到少年时期外出求学,赵荣明的个人成长也与这条铁路紧紧联系在一起。
“小时候每到赶集的日子,乡亲们总会背上自己家种植的蔬菜、水果坐上成昆铁路的绿皮火车,去集市售卖,再换回需要的油盐等生活物资。”回忆起小时候的时光,赵荣明滔滔不绝。
“那个时候最喜欢和大人一起坐上火车去赶集,可以见到许多村庄里没有的东西,就想着长大后要坐着火车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小时候,他觉得火车司机特别了不起,开着火车能把乡亲们送到想去的地方,所以也想长大了当火车司机。成年之后,赵荣明选择了铁路学校,沿着成昆铁路乘坐火车到省城昆明求学。1998年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赵荣明如愿回到成昆铁路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值乘的是货物列车,从昆明到攀枝花一趟车需要10多个小时,很辛苦。”
成家后,赵荣明选择把家安在了成昆铁路沿线的楚雄市,继续往返于成昆铁路,值乘的绿皮火车,单趟需要8个小时,沿途经过16个站,是沿线许多居民最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多年的值乘经历,让赵荣明和许多旅客建立了默契,也见证了许多旅客的人生,沿线站区的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戴眼镜的小伙儿考上了大学……
“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了,以前的茅草屋、泥土路全不见了,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连乡间小道都成了硬化水泥路。”22年,赵荣明见证了成昆铁路的变迁,也见证了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2020年1月9日,新建成昆铁路复线永仁至广通段开通运营,昆明至攀枝花开行“复兴号”动车,赵荣明成为这条线上的第一批动车组司机。“新的线路坡度、弯道小,列车行驶更加平稳快速,时间也从原来的8小时压缩至现在的2个多小时,大大拉近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旅客体验更好。”
驾驶动车行驶在通往家乡的铁路上,赵荣明心里很高兴。他告诉记者:“我在昆明念书那几年,从元谋坐火车到昆明,要5个多小时,但现在我驾驶的动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看到家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13时49分,动车组列车抵达终点站。赵荣明如往常一样巡视检查设备,20分钟后载着满满一车旅客又一路疾驰,驶向昆明。(记者 任维东 本报通讯员 张古琴 张伟明)
宋小明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扬是抗日文艺宣传骨干,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歌曲》编辑部等单位工作,母亲在中国剧协工作。写歌词,宋小明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折耳根是一种植物,也是一支乐队的名字。折耳根喜温暖潮湿、耐寒、怕强光,在黑暗的腐殖质土壤里能顽强生长,而折耳根乐队也是个“生命力极强”的组合……
随着饮食文化小镇的不断发展壮大,吸引、带动来此创业就业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他们在这里凭借手艺和奋斗的精神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归宿。
若论中国红茶“一哥”,江元勋应该是没有悬念的。无论是续写中国顶级红茶传奇的“金骏眉”,还是成名已久的“正山小种”,或是“正山堂”这个享誉业界的品牌,都与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