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职工风采

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记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西罗园派出所

2020-11-09 14:32:13 来源:劳动午报

  走进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西罗园派出所荣誉室,奖牌、奖杯、证书密密麻麻地摆放在展柜里。从全国一级派出所到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再到北京市模范集体。这一串沉甸甸的褒奖背后,叙说着一段又一段民警故事。这每一项荣誉,是民警用荆棘和汗水铸就的辉煌;每一顶桂冠,是民警向荣誉高峰攀登的风雨历程;每一面锦旗,是民警和群众鱼水般深情的写照。“这与其说是荣誉,不如说是一个基层警队执法为民能力以及服务群众、管理社会水平的资质认证。”西罗园派出所所长王鹏说。

民警张涛(右)指导徒弟王龙开展工作

  “圆桌会议”打造平安社区典范

  “每天都能在社区看到杨子。我们心里很踏实,很有安全感。”说起治安,西罗园第一社区居民陈先生说。而陈先生津津乐道的“杨子”就是西罗园派出所第一社区民警兼第一社区党委副书记,人称“片警杨子”的杨秀奇。

  在西罗园派出所的历史里,杨秀奇的名字绕不过。在西罗园提起他可谓家喻户晓。提到他所获荣誉,那可是首都民警的榜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而在社区,只要群众来找他,一准儿有难事急事,而杨秀奇也总在第一时间想办法为他们排解。“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我当成自家人。他们有啥需求,直接来找我;心里有啥想不开的,也乐意和我念叨念叨。我是他们认可的‘片警杨子’。”杨秀奇说。这一份认可,是从他为社区搞卫生开始的。

  1979年12月,杨秀奇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名雷达测试员。5年后,他从部队转入警队,来到丰台分局西罗园派出所当了一名社区民警。但那时候的“杨子”并不被居民知晓。

  刚到社区,入户走访是开展社区警务的“第一课”。杨秀奇却因为面生,经常吃“闭门羹”。“这事不琢磨不行。总要让群众先认识我。”杨秀奇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杨秀奇所管辖的第一社区常年没有人清理垃圾,楼道内外垃圾成山,特别是到了夏天臭气熏天,刚参加工作的杨秀奇到了管片后第一件事就是帮小区里15栋楼的居民掏垃圾。于是,他借了一辆小推车,天天在社区做卫生。20多天后,小区干净了,小区的路也熟了。更重要的是他和社区住户也混了个半熟脸儿。随后,杨秀奇又着手修路,在社区里种树、建草坪……渐渐地杨秀奇被居民们熟识起来。“和居民慢慢熟悉后,我再去走访都能进得去门、谈得上话了。”杨秀奇说。这“一访一谈”,就是30多年。

  经过长期实践和摸索,在开展“一访一谈”中,杨秀奇利用社区资源,成立了“圆桌调解工作室”,将律师、调解员、居民代表等有影响力的人物吸收进来,专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室从成立到现在,调解结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调解模式得到了宣传推广,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提升。再后来,杨秀奇又把“法制大讲堂”搬到了社区,组建了社区巡逻队,安装了充电桩……“牵头落实这些事情,我身为社区民警,有些是分内事,有些并不完全算,但考虑到百姓需要,做就做了,还要做成、做好!”杨秀奇说。

  警察师徒用“秒针精神”保辖区安定

  杨秀奇认为派出所工作琐碎、细小,就像是表里的秒针,走的快了慢了都不行,只有每秒准时动一下,把该干的干好,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平稳向前,特别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连一秒钟都不能耽搁。

  杨秀奇也想把这种“秒针精神”传给了他的徒弟。分局党委曾专门创办“杨秀奇学校”,让他培养更多的优秀社区民警。至今,杨秀奇的学生和徒弟多达183名,扎根基层。西罗园派出所打击办案队副队长张涛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3年,张涛和他的师傅杨秀奇被评为北京市公安局“十佳师徒”。如今,张涛也像师傅一样收了徒弟。他的徒弟王龙,现为西罗园派出所民警。杨秀奇、张涛、王龙3人的师徒故事亦成为西罗园派出所的佳话。

  拜师几年来,王龙从张涛身上学到最多的就是他办案子的那股钻劲和韧劲。2016年,为适应“两队一室”警务改革,派出所成立打击办案队。队伍成立初期,为提升打击能力,张涛带着王龙不断向兄弟单位学习,请教如何摸排线索、深挖案件,如何打联动仗、搞攻坚战,力争让所里的打击破案工作有新突破。

  那年,西罗园派出所辖区连续发生多起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辖区群众安全感受到很大影响。张涛和王龙带着所里民警开始了侦查工作。在调取数百小时的监控录像、走访几十名相关人员之后,终于确定了租住在西站附近的两名嫌疑人。蹲守工作随即展开,一蹲就是一个星期。最后,在两名嫌疑人准备外出再次作案时被抓捕归案。但嫌疑人完全不配合讯问,作案工具也未找到。张涛沉下心来重新梳理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终于发现两人在被抓之前曾到一快递公司将一吹风机寄回广西老家。经过多方协调,他们将已经到达广西的吹风机截获,并从其内查获现金、金银首饰、手表等贵重赃物。至此,查找作案工具成为让案件证据闭合最重要的环节。

  “师傅,两个贼也拘了,被盗的赃物也起获了,咱们为啥还要耗费精力去找作案工具啊?”看到张涛还没有停手的意思,王龙不解地问道。

  “咱们抓贼的目的是什么?证据链不坐实,不能最大限度地打击犯罪,依法处理这些职业犯罪团伙就更难了。”张涛说。

  随后,他带着王龙又回到抓捕现场,对嫌疑人暂住地一遍一遍地搜查,24层高的居民楼内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当他们第6次现场搜查的时候,王龙在楼道内的一个通风管内找到了嫌疑人藏匿的作案工具。

  如今,王龙跟随师傅张涛的脚步,逐渐成为所里的青年骨干,在新的起点上开启征程。

  “派出所大内”营造温情和亲情

  郭雁是西罗园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如何定义她的岗位,这还真不太好说。她在值班的日子里会在户籍室办理户口,在平时不值班的日子里,她基本还操持着全所的内勤工作,人手紧张的时候她会和社区民警一同下社区工作、和巡逻民警上街巡逻。由于她的责任心强,所里把她安排在重要的岗位——内勤。内勤被戏称为“派出所大内”。这个岗位,不止业务精湛,各个方面都要面面俱到,是一个承上启下,保证单位顺畅运转的关键岗位。虽然郭雁身兼多职,但她在民警们心中更多的是“大雁姐”。由于工作压力大,民警也会有情绪低落、想不通的时候,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来找郭雁,说说自己的烦心事。郭雁是个热心的人,她细心聆听,耐心劝导。

  在西罗园派出所的楼道墙上,挂着一帧帧相册。原来,工作中郭雁经常用相机记录同事的点滴工作与生活,并把经典照片整理出来展示。“就像家里的照片墙,让民警回到派出所就有了家一样的感觉。”郭雁说。除此之外,她每个月变换主题的为民警们操办主题生日会,量身定制策划不一样“party”。“其实民警要求的很少,他们有时就想和家人吃一顿家常饭,那些饭菜是家的味道,派出所的饭菜再香也替代不了,可是一旦工作忙起来,这种小要求变得很奢侈。”郭雁说。为了给大家打造“家”的味道,派出所动员民警拿出看家的厨艺,派出所提供食材,民警下厨炒几个小菜,让大家品评。

  每次遇到安保期间,派出所的民警们都很忙,有的民警甚至一个月都回不去家,郭雁和民警家属联系,录制了小视频,然后做成了一部《你安心工作,我们等你胜利回家》的短片,在一次集体会上突然给大家播放,一个惊喜不说,好几位民警被感动哭了。

  “基层苦、基层累,但劳累中依然有正能量,无论老同志还是年轻同志,没有抱怨,只有补台与奉献。”所长王鹏说。

  今年是西罗园派出所成立34周年,老先进集体正在焕发新活力,目前,西罗园派出所正在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他们在前进的路上将走得更远。(记者 闫长禄)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没有品牌就没有未来

    “没有品牌就没有未来。”在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看来,品牌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品牌支撑,就不会有伟大的企业。

  • 追梦·我的奋斗|让手艺人更有自信地赚钱

    “想离开农村去大城市闯闯。”2000年,17岁的卢建华手里攥着卖两担稻谷得来的200元,从广东韶关南雄一小镇离开,走出山区,来到深圳,踏上了追梦之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