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工增加近百名,是去年底的两倍;产值由去年底300万元/月上升到1060万元/月,是去年底的3.5倍,产品质量一直保持同行领先,势头强劲。”这是截至今年7月底,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江苏道达复合材料科技公司的统计数据。
道达科技是一家生产型企业,专门为风力发电、汽车、船舶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和工业领域生产配套芯材。公司2019年初落户,现有员工180人,在疫情影响下,上半年产值依然突破了5000万元。是什么支撑一个刚刚运行不久就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越战越勇?
谈到今年初的公司状况,公司办公室主任丁翠玲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那时候刚刚与客户签署供货协议,就遇上了日益严峻的疫情。如果回家过春节的外地员工不能及时返工,那今年春节前签好的订单就将面临违约。就在大家无计可施的时候,公司工会主席李宁向公司行政方送来公司集体协商要约书。“现在公司面临困境,我们更应当用集体协商的形式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共渡难关。”李宁的建议得到公司行政方的大力支持。
2月9日,公司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大家各抒己见,初步达成共识,顺利签署工资集体协议。根据协议,除了“2020年公司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平均不低于10%,职工平均工资不低于4500元/月”这些“硬核内容”外,还将“疫情期间不能及时到岗和在隔离观察期间职工工资照常发放,一线职工按30元/小时计算加班费,同时约定职工季度和年度满勤奖、防疫保护措施、公司安排包车接送外地职工、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并予以奖励”等内容纳入协议。
工资集体协议通过公司微信群公布后,极大鼓舞了职工的士气,调动了职工积极性。道达科技职工复工率达100%,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年前交货的订单任务。工资集体协议的履约,不仅确保了公司的稳定,也让一线职工最大化获得收益。
包装车间职工阳永红来自湖南邵阳市,她高兴地说:“疫情发生后,我们也在担心是否能继续回海安工作。看到微信群里公布的集体协议后,我毫不犹豫地约好本市其他几名职工一起回厂。公司不仅承担了我们隔离观察期间14天的所有费用,而且隔离期间也按集体协议条款给我们发放了底薪。”
兴化籍女职工王金凤是公司的第一批员工。今年,公司及时兑现工资集体协议条款,在工资上浮500元/月基础上,加班费翻了倍,再加上各种奖金,上半年公司共向王金凤发放4.42万元,相当于去年9个月的工资奖金。“集体协商的效果杠杠的!”她说,给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