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月宁: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www.workercn.cn2014-01-17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全优三好生是这样炼成的

  刘月宁说:“我觉得我遇到了好的时代,我特别幸运。从197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开始,我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次好运之神都降临在我头上。现在扬琴既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工作,所以我既幸福又幸运,我感激所有帮助过我和爱我的人。”

  在刘月宁的记忆里,入学前半年住到农村的经历让她收获颇多。那时刘月宁和同学吃的是里面放茴香的窝头。因为是南方人,年纪又小,刚开始刘月宁很不适应,甚至还和大家一样哭了起来。五年过后,她从农村回来了,紧接着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在这五年间,学校严谨的学风和成熟科学的课程设置为她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随后,刘月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的扬琴专业继续学习。大二这年,刘月宁开始学习自己的第二专业--古琴。因为刘月宁觉得古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乐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哲学思想。

  “我很喜欢学习,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人生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在学校,刘月宁每天至少练习五六小时的扬琴,还要练习英语和毛笔字。

  1987年毕业的时候,因为是全优三好生,刘月宁被推荐了免试研究生。可惜,因为不能外请教师进行教学,学院当时又没有扬琴专业教授,所以这一次刘月宁与机会擦肩而过。最终,刘月宁决定留校任教。时任党委书记的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自明坚持认为:“刘月宁是德才兼备的三好学生,这样的人才不留,那留什么样的人?”

  1988年,刘月宁第一次走出国门,去芬兰参加赫尔辛基歌曲节,在那里她参加了一台中国民族音乐会。1989年,刘月宁第一次去到香港进行演出。1995年之前,刘月宁一直延续着“空中飞人”的繁忙节奏,在东南亚跟各种团体、艺术家进行演出。

  1997年,刘月宁赴白俄罗斯参加世界扬琴大会。刘月宁突然发现这是一条特别适合自己的路,于是她萌生了走出国门去学习的想法。

  刘月宁说:“扬琴是4000多年起源于中东的外来乐器,今天20多个国家还有这件乐器。音乐是最好的人类沟通交流的载体。我借助我的乐器又回到了世界的音乐舞台,跟同宗不同体系的进行深度的交流。同时我还在传播中国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人类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汇聚在一起,会感觉人生特别美好,特别有意义。”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