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徐朝兴 资料图片
“青瓷如‘美女’,让人爱不够!”把玩着自己亲手做的一个青瓷粉盒,71岁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一脸陶醉。
他有理由陶醉。一辈子与“美女”为伴,终生相守,不离不弃,“美女”也让他老当益壮,功成名就。
3月的浙江丽水,春雨绵绵。徐朝兴的家,整整一面墙壁的博古架上青瓷作品摩肩接踵。
粉盒是徐朝兴的最爱,一个20多厘米的粉盒,有人出价200万元,他依然不卖。
徐朝兴是浙江省青瓷协会会长,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与领军者,龙泉青瓷的泰斗。
1956年,龙泉瓷厂一领导见一孩子在玩泥巴。“小孩,你不能在这里玩。”
小孩抬头:“我是来当学徒的。”
“你太小了,等长大了再来吧。”
这个小孩就是徐朝兴,时年他13岁。
1943年出生的徐朝兴,1956年小学毕业,因家贫辍学进入龙泉瓷厂当学徒。初次被拒绝,后见其机灵手巧才被收下,从此师从民间制瓷大家李怀德。
1957年,徐朝兴迎来一个大好机遇——周恩来总理发出恢复龙泉青瓷的指示,轻工业部、上海考古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省考古所等单位联合组成龙泉青瓷试制组,瓷厂则选出8位技术高超的技工参与,15岁的徐朝兴以其对瓷器的独特领悟进入试制组。
龙泉青瓷始于五代,鼎盛于宋,16世纪风靡欧洲,成为欧洲达官贵人争相把玩、收藏的珍品。但至明清衰落,断代数百年。
1959年,试制组恢复成功弟窑,弟窑青瓷餐具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餐具。
1960年,组里开始哥窑试制,由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家李国桢领衔,数年试验,哥窑青瓷终于于1963年在烈焰中重生。
这一过程使徐朝兴的技艺突飞猛进,他很快成为制瓷能手。
在中国陶瓷界,制作模型一直是个难题,原始的制作方法繁琐,成功率低,能不能改用石膏制作?一念既动,徐朝兴便付诸实践。但他很快了解到,这一方法早被均瑶、景德镇等制瓷专家采用过,都失败了。
还要不要试验?徐朝兴决心踩着失败者的足印前进。试验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每天忙完工作,他便开始挑灯夜战。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3个月后,他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