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湘籍台湾老人陈之迈捐资900万元修缮屈原墓,建庐守陵长达7年——
守护千古诗魂
台胞陈之迈修缮并7年守护屈原墓。 徐亚平 摄
“怀沙孤愤郁难平,千载犹传屈子名。常忆汨罗江上客,一篇珍重慰幽情。”“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因容纳了一具忠骨,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端午节前夕,记者在汨罗市范家园镇永青村冲里赵组,邂逅该市道教协会会长赵冬阳和当地村民陈孟雄,他俩正在屈原墓前上香。赵冬阳随后给台湾一位86岁的老人打电话,告诉他“屈原墓安好”。
这位台湾老人是谁?赵冬阳为何给他打电话报平安?这里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谒屈子墓,拜屈子灵,
读屈子宏文3小时
从汨罗城驱车,沿汨罗江堤西行,过了楚塘轮渡后,就是“中华第一祠”屈子祠。沿祠后乡间路东行5公里,便到了冲里赵。
一座巨大的牌坊闯入我们的视线。牌坊正上方,“屈子墓”3个镏金大字让人肃然起敬。徐徐走上20级大理石台阶,轻吟石柱上“读离骚吟九歌屈原汨水留傲骨;观渔父颂天问诗人宇宙贯英名”的对联,2000多年前在汨罗江纵身一跃的伟大诗魂的形象,立刻激荡在心头。
大理石铺成的平台上,一座洁白的屈原塑像栩栩如生。这位在水中获得永生的诗人,峨冠博带,佩剑而歌,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2000余年的时空。
第二级平台上,“故楚三闾大夫之墓”的石碑赫然入目。墓碑高1.45米、宽0.55米;墓上“清同治六年丁卯岁仲冬日重立”清晰可读。一道绿色琉璃瓦覆盖的矮墙,静静护卫着高约6米的屈原墓。
沿矮墙外30米环形路,我们静静地瞻仰屈原墓。墓上,覆满青青小树和萋萋芳草。小鸟在翠绿里跳来跳去,婉转吟唱。
两座碑廊,呈南北向拱卫在墓地东侧。南端是个名为“世坤格”的亭子,黑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镏金的《屈原列传》以及屈子宏文《离骚》、《天问》;北边是一条长廊,镌刻着《湘君》、《湘夫人》、《渔父》、《卜居》、《怀沙》等14篇屈原诗作及其译文。读一句古文,复念一句译文,满口生香,神清气爽。不知不觉,3个小时悄然而去。而“世坤格”里《陈之迈先生整修屈原墓记》,带给我们的是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