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金巴坚参:与热振羌姆融为一体的舞者
//www.workercn.cn2014-06-19来源: 西藏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导读:

  公元900年左右,热振羌姆兴起于林周县热振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藏传佛教的弘扬和发展,这种宗教舞蹈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和完善。并以其独特的舞蹈方式,别具一格的服装样式,铿锵悠长的唱腔,受到当地和其它各县区广大藏族信教群众的欢迎。

  越野车向北行驶,翻越于横亘在林周中部海拔4845米高的恰拉山,地势渐高,鸟踪渐稀。

  随着车轮不断滚动,开阔的视野也一点一点变得狭窄起来。思绪却按捺不住早已飞扬:

  公元1840年,一个名叫钦则旺布的僧人,不畏风尘,走遍卫藏(今拉萨、日喀则一带)腹地,将藏传佛教各派系的主要圣迹脉络分明地记载在《卫藏道场胜迹志》里,这部古书记载的第一个寺院就是“佛的阿兰若降热振寺”……

  越过一座座荒凉的大山,经过近4小时的颠簸,终于看到一棵棵苍翠的柏树,由小到大,由疏到密,“肩并肩”地挺立在热振藏布北岸海拔4300米的高山上。其间,各类野禽,或啾啾鸣唱,悦耳动听,或漫步飞跃,悠然自得。山脚下,蜿蜒碧绿的热振藏布,一路欢快奔腾。

  千年古柏,千年古寺,也许这就是仲敦巴在建寺之初的设计吧!

  这里确实是一处人间妙境,古柏参天,溪水潺潺,自然景观格外秀丽,是修行禅定的理想净地,更因历代热振活佛弘扬佛法,功德彪炳,成为一座著名的爱国寺庙。

  眼下,正进行大规模维修重建的热振寺游客并不多。来的多数都是一大家子或一个村子的人,开着彩旗飘展的大卡车或是合租一辆中巴车结伴朝拜。朝拜的人群总是欢快而又安静,走到哪儿都把空气搅热似乎又悄无声息,但眼神里却透着幸福的光。

  钟灵毓秀:“热振寺是一座千年古寺,正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热振羌姆这朵艺术奇葩。”

  遵循着庄严肃穆的鼓乐声,记者来到大殿前的广场。原来,这里数十名喇嘛正手持法器踏着节拍按照一定的顺序跳舞。

  “他们正在排练的就是热振羌姆。”随行的林周县文化局副主任边巴索朗告诉记者。

  谈话间,一位中年喇嘛迎上来。他就是热振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金巴坚参,也是热振羌姆的负责人。

  迎着山间微微春风,随着金巴坚参的娓娓讲述,就在这大殿前的广场,热振羌姆的前世今生渐渐清晰:

  热振羌姆有900多年历史,属于噶当派四供之一的外供,是瑜伽师阿密强久仁青的创举。据说,原本只有一项跳神形式,到嘉庆二十年,清中央政府授权热振呼图克掌管热振寺,一个夜晚,热振活佛梦见了神在跳舞,从此,他便在原有一个跳神节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跳神节目。

  总之,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发展,现今热振寺的外供跳神增加到十二项,内容极其丰富。

  “另外,热振羌姆在表演中始终有乐队伴奏,乐器包括长号、唢呐、海螺、长柄鼓、背鼓、铜钹、法铃等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乐队要按曲谱来演奏,敲鼓与吹奏也十分讲究技巧。”金巴坚参指了指面前的乐器说,乐队中外形最为抢眼的长号就是西藏特有的乐器,在表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九世纪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朝,与当地的两位活佛共同发明了这种长号。这种长号是由铜、银、金等各种金属制成,人们只有在西藏能看到。”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