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莫言:翻译家要做“信徒”
谈及翻译,莫言表示,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作为世界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中国文学若不经过汉学家、翻译家的努力,那么它作为世界文学的构成部分很难实现。中国文学要变成世界文学,让各国读者去阅读,确实需要翻译家。翻译是技术问题,也是学术问题, 更是情感问题。
“翻译根本问题是学术问题,它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翻译家要做‘信徒’。”莫言说:“我读过好几个版本的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著作《静静的顿河》,对其中有些细节印象很深。翻译家金人先生描写,马烦躁不安时不断地‘捯’动它的蹄子。而有的译本翻译成马‘移动’蹄子,虽然语言很准确,但是作为中国读者,‘捯’更加传神,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另一个细节是,女主人公阿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最后逃亡时,葛利高里提醒说,马喜欢低头咬住骑马人的‘菠萝盖’,‘菠萝盖’指‘膝盖’,是很生动形象的口语。翻译家在翻译时,会面临很多诸如‘捯’、‘移动’,‘菠萝盖’、‘膝盖’等问题,作为中国作家,我希望你们‘捯’,希望你们‘菠萝盖’。”
对于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零度”情感,还是应该投入情感,莫言坦露更偏向后者。他说:“翻译家如果真的喜欢一部作品,就必定会与作家建立某种情感的共鸣,与书中人物建立情感的共鸣。翻译中情感投入应该取得与作家情感的一致性,取得与作品中人物情感的一致性,其难点在于各种社会背景与语言的差别。读者在读作品时有可能会有误读,作家希望通过自己的改进传达一种意境,而读者可能品出另一种味道。误读是普遍的现象,也是语言的魅力,只要情感是一致的,即便有误读也没关系,误读也是美丽的。”
外国翻译家热议:译者需要非常了解中国文化
对于如何翻译好中国故事,西班牙汉学家达西安娜·菲萨克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译者,应该尽量体现写作语言的特点。即使译者十分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在将其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总会有对原作的再创作。“在翻译工作中,我总是尽可能地贴近原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文学风格。”达西安娜说。
英国汉学家韩斌告诉记者,她选择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我个人非常喜欢韩东的作品,他的作品平实而不夸张,他的写作让小说回到了小说的本意。”韩斌说,“我在翻译时,用词的选择会忠实于作者的意向,用英语传达原文丰富多彩的内涵。”
(据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