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炜,诗人,1975年生。写有诗集《中亚的格列弗》(2012,广州“副本制作”),四幕诗剧《韩非与李斯》(2012),两幕诗剧《罗曼·冯·恩琴》(2012)等。著有诗学文论系列《近代作者》,对十数位西方近代文学作者进行一种再描述。2011年7月发起由文学写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影像工作者构成的综合创作小组“各种未来”(Multi-Future),在中国西北、贵州、东北等地进行一系列主题的实地工作,2014年1月策划展览“各种未来:工地大陆的观察员”,在OCAT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并于展览过程中进行讲演、诗剧作品的分角色朗读表演活动。
在诗剧、文论或散文、组诗或短诗集、他所谓的“小长诗”和“小型史诗”的同步创作中,王炜展现出一个写作者的综合性和野心。与此相匹配,他旺盛的创造力、纯正的文学趣味、文体和美学上的自觉,以及实践的主动性都足够支撑他进入同时代的写作,并走得更远。
诗剧创作:文体僭越
王炜近作《韩非与李斯》、《罗曼·冯·恩琴》等诗剧所遭遇的普遍沉默,似乎可以理解为当代诗歌阅读习惯的一种不适,其中不乏对诗剧这一文体本身的疑虑——诗剧写作被看作是一个“发生过”的动作而显得不那么必要。但在王炜看来,于停止的地方对“发生的重新激活”(德里达语)恰恰才是当下诗剧写作的关键意义所在。
“我无法同意那些认为诗只应当用一种声音说话的人。”王炜的诗剧创作是他诗歌言谈的一次自然生长。在他更早的作品中就开始分布着大量的话语,《乌市别》、《过从》可被看作谈话的事后追述,《关于才能》和《续<关于才能>》是一次言谈的即时现场,《中亚的格列弗》是连番展开的深入对话。这些一贯的谈话进一步被扩大,被丰富,声音集聚进入一种复调的合奏,便自然发展成了诗剧文体。
然而,诗剧在他并不是被动的或者不自觉的,诗中很明显的政治哲学的光谱以及观念史的意味,可看作是他在文体选择上一次重要的自洽。《韩非与李斯》在两三人之间递换的小规模的雄辩,还留存着较多写作的顺势。这种雄辩被赋予陆续加进来的角色,并因对象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强弱对比,以此来推动“能力的境遇”这一主题的延展。推动的力量部分来自于雄辩中的嘲讽,剧中韩非作为沉默者、失语者和囚禁者,仅有的寥寥数语也被处理成了遗忘,但在李斯的雄辩面前,韩非的寡言反而更从容。在韩非死去之后的第四幕,李斯延续了这种寡言,实现了对雄辩的节制。
这种受到节制的嘲讽之声,在《罗曼·冯·恩琴》中似乎进入了一次更大面积的喧哗。这种喧哗起始于一个变动空间中的模糊随意的时刻,并不断被放大。恩琴这位试图建立远东君主国的僭主,作为这片野生空间的一个既野蛮又盲目的整理者,正是在这种众声喧哗中走向他的失败。
由此不难看出,这几部诗剧在主题上是同步共振的。它们所遭遇的沉默或许并不仅是文体上的僭越,一定程度也是主题和趣味上的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