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崔宝印在上海举办脱口秀巡演。
玩大了的“大变活人”
“1988年8月28日,26年前的今天!”当被问到崔哥第一次出国的时间时,他毫不犹豫,声音洪亮地告诉我,“真巧!”
那一天,在加拿大多伦多机场,一架从北京满载着梦想的飞机准时停靠。从机场出来,“留学生”崔宝印提着两个行李箱,神情恍惚了好一会儿。作为北京土著,到了国外居然不辨方向。
在14个小时之前,崔宝印在北京的机场,看着满眼的黄皮肤黑头发,去厕所都能听到人们无所顾忌地讲话,毫无感觉地习惯了这种环境。和崔宝印一样,那个年代奔往国外的中国人大多毕业于北大清华等名校,怀揣着青春的梦想。“我们那班飞机上的中国人,基本都是这样的。”
漫长的旅程中,高材生们不禁漫谈。崔宝印说:“这就叫侃——我们这群人在飞机上指点江山。14个小时的旅程听上去很无聊,却充满激情。”
可下了飞机,所有人瞬间不见踪影。“我是最后一个拿走行李箱的人。当时站在多伦多机场,作为一个文化人,好像蒸发了一样——这个时空里我是不存在的!”周围所有人都用英语交谈,崔宝印尝试喊了一句北京话:“嗨!孙子!你丫干嘛呢?”空旷的机场大厅里,连回头的人都没有。
“到国外生活的人,尤其是我们那一代人,下了飞机就死了。”26年后,如今50岁的崔宝印已习惯被人称作“崔哥”。似乎真的知了天命一般,崔哥说那一天,他“一头栽进了北美这个火坑”。“为了纪念这一悲壮的日子,我特意把我双胞胎儿子的生日定在8月28日。”
如果说在飞机上的14个小时是崔宝印新的人生轨迹的起点,那么17岁进入白堆子外国语学校则成为他人生出人意料的转折点。
崔宝印自小在北京长大,有着北京人身上不惹人厌的圆滑。在永外中学时,为了能够入团,初三学生崔宝印喜欢上了做好事。这一天,教导主任加班,崔宝印特意选择了老师出门就能看见的地方义务擦楼梯。时间一分一分过去,“我把楼梯擦了一遍又一遍,老师终于出来了。”崔宝印说着,比划着擦楼梯的姿势,突然回头看了看记者的录音笔,又坐回座位上。
老师看到崔宝印,寒暄了几句便说:“明天有个考试,你去参加吧。”这个考试,就是白堆子外国语学校的入学考试。整个永外中学只有一个名额,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对外国语学校不甚了解,更不用提感兴趣了。“就这么一个名额,使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崔宝印到学校隔壁的92中找另一个同学,一起去参加考试。这位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爷爷是俄罗斯人,家里很多事情都用英语交流。“比如请坐,以及称呼,都用英语。我当时就被这种语言环境深深吸引了,觉得这种生活太洋气了!”崔宝印说,考前的访问,让他对外语世界充满了好奇。
历史的巧妙安排下,崔宝印进入了外国语学校学习。这三年的学习,全部聘请外教,学生们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当年崔宝印的同学们,如今在北京及各国大使馆都担任着重要的职位。除了崔宝印,这个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并最终选择出国的学生。
“好像生活玩了一次大变活人,幕布揭下的刹那,我被变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显然玩大了。”崔宝印形容这个魔术,好像是把一条鱼从中国的池塘里捞出来,放进美国的水里,当事者并不知道能否存活。而与他同时代的同学们,或者成了外交官,或者成了李彦宏那样的新军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