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陈德委员与李讷毛泽东女儿在一起
毛泽东及其家族为革命牺牲的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妻子杨开慧、堂妹毛泽建、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六位烈士塑像。 大连金石滩毛泽东历史珍藏馆馆长陈德太忙了,曾3次来沈都未能见上面,相约3个多月总算在上个周末坐在一起。
在记者的想象中,陈德的谈话必是时而情绪激昂,神采飞扬。而真正接触却是意想不到的淡定,淡定得简直与他极不凡的经历与成就很难联系起来。这种淡定,是历练繁杂社会的一种理性,是淡泊名利的一种态度,是大彻大悟的一种风范,是豁达超然的一种境界,也是内心强大的一种表现。而只有修养达到一定阶段,才能拥有这种淡定。也正是他拥有了这种淡定,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不凡成就。
出于崇敬 岁的他就走上红色收藏之路
“我16岁时就走上收藏毛泽东像章之路,这与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陈德父亲是1955年的老兵,某机械化师的电台台长,曾在1957年全军大比武中荣获前三名,受到毛主席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父亲与毛主席等领导的合影成为家里最珍贵的照片,当陈德懂事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很多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并教育他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那时起,陈德对毛泽东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敬。从此,他对家中留存的毛泽东像章总是看来看去,爱不释手,希望拥有更多的毛泽东像章。
1980年,全国掀起了回收、上缴毛泽东像章的高潮。当时正读高中的陈德,见父亲把家中的毛泽东像章收集起来要上交时,感到十分可惜,便央求父亲把那些像章留下。父亲迟疑了许久,最后留下了一些半成品像章,将那些完好的像章上交单位。也就是从那时起,陈德正式开始收藏毛泽东像章了。
刚开始,陈德采取向亲戚、朋友、同学及邻居索要的方式来收集,且不放过任何机会,见到谁都让人帮助寻找像章。一次,他听说距家偏远的农村姨家有几枚毛泽东像章,先后只身跑去3趟,终将藏在仓房一角的12枚像章“挖掘”出来。“当我拿到镶在镜框里的这些像章时,比吃什么好吃的都高兴,那种心情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后来,陈德与童文雅处朋友了。随着彼此恋情的发展,陈德也有了重大发现。女朋友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时,带回一枚志愿军司令部颁发的带有毛泽东头像的纪念章,便打上了主意。可尽管陈德好话说尽,女朋友的父亲还是舍不得:“每当我看见它,就想起了那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就想起了那么多牺牲的战友,这么有意义的纪念章可不能随便送人!”。直至到了陈德与童文雅将终身大事定了下来,女朋友的父亲才把这枚珍贵的军功章送给陈德。这一意外的收获,使陈德欣喜如狂,乐不可支。
亲友圈子挖掘完了,陈德就走街串巷地搜集。年少的他不敢挨家挨户地敲门,就到动迁地点和旧物市场等处搜集。那时的像章非常廉价,铝制章每斤5块多钱,铜制的1斤也不过20块钱,即使这样,对陈德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他平时省吃俭用,将攒下来的零用钱全部用在收购像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