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著名作家、新闻人曾敏之去世 曾为巴金遭遇非议奋笔直书
//www.workercn.cn2015-01-07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拍案而起,为巴金遭遇非议奋笔直书

  这些年来,在曾先生身上,我不断感受到他的热情、豪爽,其至真、至诚的情怀,令人感动。

  我与曾先生开始有较多来往,是在1995年之后。这一年,我们夫妇访问香港,这是我的第一次香港行。他和一批文友听说了,热情相邀,在尖沙咀的一个饭店设宴款待。一走进包间,他马上拿出两瓶人头马放在餐桌上:“来,我们好好喝喝。”

  早就听说他喝酒爽快,那天,真的见识了。已是七十八岁的老人,却没有闲下来,不停地向各位敬酒。席间,他关切地问候我们共同熟悉的一些老人的近况。我们谈巴金,谈萧乾,谈不同话题……

  后来,我又去过几次香港。每次聚会,依旧是他带酒,大家共享。喝到兴头,他会即席朗诵自己新写的旧体诗。哪里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

  1997年,曾先生来京我们得以再聚。此时,我正在撰写黄苗子、郁风夫妇传记,席间我请他回到香港后,能否帮忙查找1949年郁风在香港《文汇报》发表的关于开国大典的通讯。回到香港,不久他来信如下:

  李辉先生:

  北京会晤,未能多聆教益,十分遗憾。

  承嘱代找香港文汇报开国大典时郁风大姐所写的通讯,我回港后就托文汇报的朋友办理这件事。由于是数十年前的旧报,如非入了电脑,翻检不易,迄未有下文,仍在追问中。先此奉闻,有劳惦记。

  彦火兄说贤伉俪十二月有来港之行,届时希通知,我们欢迎您俩与文友们畅叙。 祝

  文安

  应红同志均此致候

  曾敏之

  九七、十一、卅日

  虽然未能查阅到旧报,但他对待一个晚辈的请求如此认真,令人感动。

  未想到,不到一年,1998年9月间,一次因我而起的关于巴金的激烈争论,将曾先生、罗孚先生两位老人卷入其中牵扯。

  曾先生早在抗战期间便认识巴金。1942年,二十五岁的曾先生曾在桂林,帮助王鲁彦先生编辑《文艺杂志》。巴金是王鲁彦挚友,也是《文艺杂志》的积极撰稿者,先后为《文艺杂志》创作《还魂草》、《长夜》、《某夫妇》、《灯》等小说、散文。在此期间,曾先生与巴金有了交往,从此,巴金一直是他所敬重、爱戴并有深厚感情的前辈。后来,他曾写过多篇记叙巴金印象文章,尤其对晚年巴金所写《随想录》予以很高评价,作为历史过来人,他深知承受过精神之苦的巴金,晚年的所思、所忧,是当今中国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文化财富。

  时在1997年,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五卷本《李辉文集》。一位我非常熟悉的内地杂文作者朱健国先生,突然在香港《开放》杂志上发表文章,从读拙著而展开议论。

  清代乾隆年间,曾编纂《贰臣传》,选录一批曾在明朝做官,后又在清朝做官的官吏,因此,所谓“贰臣”,通常是指既在前朝做官又在后朝做官的人。朱健国在文章中,借这一特定的概念,激烈抨击巴金等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将一九四九年前后他们的思想变化和生存状态,简单化地、粗暴地归之为“贰臣”,实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阵势。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