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黄建新:笃诚信守三十年(图)
//www.workercn.cn2015-01-0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二

  “观赏一部电影不同于欣赏一幅绘画、一出舞台表演或者一张幻灯片,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有运动幻觉的影像”(大卫·波德维尔)。黄建新电影的视觉表达力超过文字的表达力。

  当年王朔的小说接二连三地被改编成电影,许多影像却仅仅是简单阐释王朔的文学作品,影像的意义被一种调侃的、讥讽的、嬉闹的对话所覆盖,唯独黄建新改编的《轮回》(1986)保持了高度影像化的叙事方式。他清醒地意识到王朔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后,其喜剧化的语言有一种吞噬画面的可能,所以在改编的过程中有效地淡化了王朔小说的语言魔力,而将影像的表达始终置于叙事的主导地位。以至于当时我们都觉得《轮回》是一部最不像改编自王朔小说的电影。影片中石岜挥起手杖愤然打碎了映照着自己疲惫不堪的神态的镜子;留下镜中残缺不全的石岜影像,恰恰是他灵魂分裂、自我价值无所归依的生存状态。可见,黄建新对电影艺术影像本体的自觉把握是他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

  与那种碎片式的、奇观化的电影叙述不同,黄建新的电影是一种真正地建立在蒙太奇美学基础上的电影,他的电影意义永远大于镜头与镜头之和,甚至也不是数字之积。在黄建新的电影中很难找出某个孤立的如风景画一般的画面,单独地观看他电影的个别片段也不会察觉其惊人之处,但当我们将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统而观之的时候,却会发现镜头之间蕴含着深邃而强劲的力量。有些参加他影片拍摄的演员,在电影的现场并没有看到震惊的场面,可当整部电影在电影院放映时,却感到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所以,许多电影人愿意参与黄建新的影片创作,在他的团队中人们能够得到艺术的陶冶与精神的升华。

  黄建新始终把自己对现实的感悟、对人生的体察、对国家的期望,嵌入到他的影片之中,永远不会将他创作的电影蜕变为“娱乐至上”的快餐式消费品。

  黄建新的电影之路,与第五代导演的演变之路、与世界电影新锐导演的转型之路同出一辙。他们都是从先锋电影的个性空间走向主流电影的产业市场。法国新浪潮的主将戈达尔、特吕弗,德国新电影的领军人物文德斯、法斯宾德,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科波拉、斯科塞斯无一不是通过艺术电影的个性化路径,步入商业电影征程。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也是从艺术电影的殿堂走向主流电影的片场。世界上可能确实有几位不需要养活别人的导演,但电影界总体是一个“改你没商量”的行业,你想要做一位导演,就得用养活别人的方式来养活自己。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中坚力量,黄建新从来没有漠视观众,放弃市场,怠慢投资,他的影片不论规模大小,对题材对观众他始终怀着真切的敬意。

  通常,一位电影导演开始动手写剧本就是他有话要说的时候,原来他拍的可能是别人的故事,而现在他要拍的是自己想说的故事。可是,这个电影史上的惯例在有些导演身上并不尽然,比如说李安,比如说黄建新——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在拍自己写的剧本。他导演的影片基本上都是他参与甚至执笔创作的心灵之作。当中国第五代导演群体“热衷”农村题材、历史题材时,他的电影讲述的却是城市的故事;当别人在商业电影巨流中淘金时,他却跨入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团队,寻找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当人们想在国企的巨轮上风平浪静地度日时,他却悄然离开,以独立监制的身份加入香港电影的合拍。

  黄建新并不是一个爱刻意标榜个性的导演,但是,他在电影界的存在方式却证明了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而支撑这种个性存在方式的是他对电影艺术规律的笃诚信守,对中国电影生存境遇的真切洞悉以及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