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阎肃:用作品绣出不褪色的红旗
//www.workercn.cn2015-11-2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4年11月18日,歌剧《江姐》赴空军驻福州部队巡演,阎肃和第五代“江姐”王莉(左二)、伊泓远(右一)、曲丹(左一)一起探讨舞台表演。新华社发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自1964年问世以来,民族歌剧《江姐》已复排5次,演出超千场。在一场场演出、一次次传唱中,这部舞台经典始终与一个名字紧密相连,著名剧作家、词作家、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阎肃。

  85岁的阎肃,至今已创作出1000多件文艺作品,策划过100多场文艺活动。从艺65载,他始终冲锋在主旋律文化第一线,用作品绣出了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直到现在,他担任总顾问、总策划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的旋律还在人们思绪中回响;他创作的《红梅赞》《绣红旗》《敢问路在何方》等歌曲还在人们口中传唱。然而,前不久,这位被称为艺坛“常青树”的老人,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静静地躺在了医院病床上,至今已昏迷50余天……

  从“未来神父”到文艺战士

  或许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曾创作无数主旋律作品的阎肃,最初差点被当成一位神父来培养。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7岁的阎肃跟随信奉天主教的家人,从河北保定流落到重庆的一家修道院中。从11岁到16岁,他每天诵经、唱诗、学拉丁文。聪明好学的阎肃被那里的神父寄予厚望,甚至想把他培养成未来的神父。然而16岁时,阎肃深感“宗教救不了中国”,毅然决定离开修道院,并考取了重庆南开中学。在他执意要走的那天,神父将阎肃叫到跟前儿,用法语骂了整整3个钟头。即便这样,阎肃也没有动摇,失望的神父只能摆手说道:“走吧,走吧。”

  脱下黑长衫,穿上新校服,走出修道院的阎肃一头扎进了果戈里、高尔基、鲁迅的文学世界里。后来,在《共产党宣言》《新民主主义论》等革命书籍的影响下,他毅然决然走向革命。1953年4月,从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回来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穿上了让他骄傲一生的军装。从此,阎肃从一个文艺青年,变成一位共产主义战士,正式开启为时代、为祖国创作的道路。

  少年时期在重庆的生活,成为阎肃创作的源泉,他最有名的作品——歌剧《江姐》和京剧《红岩》都以重庆为背景。

  1961年,身为空政文工团创作员的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以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为了让创作更真实,阎肃两下江南,三度入川,不仅走访当时在世的地下党员,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还走进渣滓洞监狱体验生活。在渣滓洞的七天七夜,阎肃被反铐双手,戴上脚镣,还坐上了行刑的“老虎凳”,当脚下被加到第二块砖时,他两条腿的筋都要被崩断了。正是经过了这样的磨砺,阎肃才写出了传唱至今的歌剧《江姐》。

  除了创作歌剧与军旅作品,上世纪9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同样是阎肃的“名片”。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答应为电视剧《西游记》创作主题曲之后,从小就熟读《西游记》的阎肃,一挥笔就写出了这些充满画面感的语句。但在写最后一句歌词时,他却突然蒙住了,死活也想不出来,“当时逼得我满屋子转,从卧室走到客厅,又从客厅走到卧室。”这么来来回回地走,他硬是将地毯踩出了脚印。看着地毯上的脚印,他猛然想起鲁迅那句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于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在他脑海中如灵光般闪现。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