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周玉清:七旬再写秦可卿 以命相殉的续书
//www.workercn.cn2015-12-13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5年10月,绵阳作家周玉清29集电视连续剧本《秦可卿与宁国府》出版,同时《周玉清书画集》问世,去年《红楼梦》曹周本第四版再版面世,虽然已经81岁,很多人认为这个年龄什么事都没法做,只等死神召唤了,而她却以丰硕的收获驳斥了这样的理论。

周玉清:七旬再写秦可卿

  正在写字的周玉清。

  1990年《红楼新续》出版时的周玉清。

  周玉清近影。

  《红楼梦》堪称是文学史上的顶峰,续写红楼梦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语言、人物性格不像原著,都不会得到读者认可。要在顶峰上再走一程,是非常艰难的。周玉清花了一生的时间去攀登这座高峰。

  周玉清生于四川崇州市,故乡小桥流水竹篱茅舍,家旁边就是陆游祠,爱看小说戏曲的母亲常给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红楼梦》、《白蛇传》、《王昭君》等。周家后的公园常常会搭起临时台子唱坝坝戏,城隍庙也会在迎神赛会时唱戏,小玉清总爱挤在人群中踮起脚看。

  玉清的大哥二哥都喜欢收藏书画,其中《红楼梦》就有好几种版本,家里文学书籍不少。最让小玉清爱不释手的是11岁开始阅读的《红楼梦》,每个版本都熟读于心。读的次数多了,周玉清渐渐对高额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心生不满,她想写一部笔墨很像《红楼梦》的续本。15岁那年,她提笔续写了七八万字的《红楼梦》,拿给自己的语文老师看。“听到老师说你写得真好,笔墨活鲜鲜的,很像《红楼梦》时,这个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便更加坚定了。”周玉清说。

  周玉清在四川师大中文系读书期间,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收集《红楼梦》和李清照的资料。大学毕业后周玉清到绵阳中学教高中,工作再忙都坚持写作,1962年第一篇小说《李清照》发表,这篇小说让她在文革中饱受冲击,在全市教师大会上被批斗。百口莫辩,被千夫所指被所有人抛弃,觉得世界寒冷彻骨的她,绝望地去自杀,被还在读小学的儿子回来看见,哭着拉着她不让她自杀。自己走了孩子怎么办,周玉清抱着幼小的儿子伤伤心心地哭起来。儿子留住了她,文学事业却就此搁浅。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周玉清续写《红楼梦》的想法又如春草般不可遏制地生长,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又拿起了笔。这时她已经是绵阳地区著名的“王牌”语文教师,地区中学语文组长,地区教育学会秘书长,还担任四川省高考语文阅卷指导委员。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是为了续红,1985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朋友们的劝阻,只身调到四川省政法干部学院教古代文学,因为那里的课程份量轻,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创作。亲人离别难舍难分,她在心里对亲人们说道:“原谅我,我已经不年轻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几乎以命的相殉,1990年3月,北京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红楼梦新续》。这一年她56岁,四十多年心血凝成的续书获中国通俗文学作品二等奖,周玉清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老革命家杨成武授予的奖杯。

  《新续》上市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如雪花般飘落到周玉清手中的赠诗、赠联、来信等,都是对她新续的肯定。红学泰斗周汝昌来信说:“我对你有见识,知高续之不足而必另出手眼。有毅力为坚持四十回工程以于成,不必更论短长,即此二端已令我十分敬佩。”还写诗称赞:“蜀中才秀况吾宗,蔡女班姑是所崇。续罢红楼诗意好,传来华函字尤工。”著名红学家李庆信来信:“拜读大著,甚为兴奋。续红之作,能续到如此水平,的确难能可贵,可喜可贺!”……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