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再次出发 又续《红楼梦》150万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尽管荣誉巨大,周玉清却没有满足,没有停止登攀的脚步,她再次点燃自己,又出发了,尽管已经年过花甲。
接着,她完成出版了论文专著《李清照评传》,对这位创造“易安体”的伟大女诗人、词人,作了见解独到有深度的评介,颇受学术界好评。
此时的她,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续红”,她开始尝试对原著进行充实补遗和引申发挥。 在总结了“新续”的经验得失后,开始创作红楼梦系列小说《金陵十二钗》,出版了四部长篇小说《秦可卿与宁国府》《林薛史妙传》《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王熙凤 巧姐 李纨》《红楼妙玉传》在大型刊物《峨眉》上全文刊出,周玉清又将原来的续书修改了六、七年,增添了约9万多字,与曹雪芹的原著合在一处,出版了全世界唯一新版的曹周本《红楼梦》,并四次再版,如今她出版与《红楼梦》有关的作品已经达8部约150万字。
七旬写剧 还原心中的“秦可卿”
长篇小说《秦可卿》出版后,周玉清一直想将其改编成电视剧本。直到刘心武出版了《秦可卿之死》,特将此书赠给了周玉清一本。书中,刘心武将《红楼梦》考证成了清宫史,并对故事和人物形象进行了颠覆。她想通过电视剧的形式,还原真实的秦可卿、贾政、元妃等人物形象。
75岁,周玉清开始了《秦可卿与宁国府》电视剧本的改编,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周玉清又开始日日坐在电脑前,从早到晚不停地打字,天冷写得入神,忘了关窗,冷风吹感冒了,胆囊切除胆管又发炎了,她坚持着,摔跤将腰椎摔骨折,必须卧床休息,她睡在床上看,改书稿。又是清样反复六七次的校对,眼睛都看模糊了,擦一擦又看。看着母亲日渐瘦小衰弱的身体,日渐弯曲的脊背,风中飘着的满头白发时,女儿心里很痛很痛,眼中总会不由自主地噙满泪水,劝她别那么辛苦了,爱惜身体,而她总是我行我素,依然故我,不思改悔。“与小说相比,电视剧本的《秦可卿》更好看、更具有故事性。”周玉清这样说。又是6年的努力,今年10月,周玉清收到了新书,此时她已经81岁有多。
画家作家奇才女
周玉清不仅在文学上成就卓著,而且近五十年来一直坚持研习绘画书法,书画的造诣也很深,她的画作在全国老年书画大赛中独立翘楚,获一等奖,并在多个省市的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或银奖。画作被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 》(世界珍藏版)和《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精品集》、“中国、新加坡、韩国书法文化艺术大展”展出并收录或收藏。
周玉清不仅着重画笔的磨砺,还很重视画外功夫,她说意在象外,功夫在画外,看了不少画论画评,有着深厚的画外积累。周玉清的画在造型上既蕴含道家的飘然出世,布局上又深得老子“知白守黑,有无相生”的真谛,使画与境虚实相映,意象融合,气韵天然,没有一点红尘俗气。 她作画大气,挥毫泼墨纵情恣势,见过她作画的人,都为她才寥寥数笔,就可以看出整辐画大形的精湛功夫拍案叫绝。很多有名画家评她的画“有功夫,大气豪放,格高意邃”。嶙峋岩边的幽兰竹菊,参天入云的松树,姿态各异色彩纷繁的仙鹤野鸟,奋啼高歌的公鸡,稚态可掬的小鸡小鸟,栩栩如生的墨虾,晶莹欲滴的葡萄,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
春来春去一片痴情不变,花开花落,一腔热血依然。在生命的秋季里,周玉清仍然在她简朴的书房中勤勤恳恳默默地耕耘着,无悔无怨,青春在这位八旬老人身上闪耀着光华。(魏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