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解说者陈小波:用情讲述红色气质(图)
//www.workercn.cn2016-06-29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创意

  个人相册与国家相册

  2月份,新华社总编辑、《红色气质》总策划何平召集大家开了第一次建党95周年报道策划会,参加者是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白林、国内部副主任秦杰、新华网副总裁汪金福、新媒体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俊、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总编室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微电影总导演李柯勇,还有几位出生于80年代、90年代的业务骨干组,这些人成为主创团队,进行了第一次头脑风暴。

  之后两三个月,主创团队一直处在“找不着北”的状态,虽然频繁地碰头开会搭架子、建结构,但始终找不到对的路子。虽然毫无头绪,但主创团队从一开始就达成了默契:绝不做生硬的、程序化的宣教片。

  某日,总策划何平一句点醒众人:我们能不能把个人历史和国家历史,个人相册和国家相册结合起来?

  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就在新华社工作,今年刚好95岁!而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的1000万张照片,更是中国摄影和世界摄影的宝藏。两者全是新华社独有的资源。

  找到了可操作的切入点,主创团队终于摆脱了纸上谈兵的状态,进入实操。

  赋情

  找到最动人的说话方式

  影片台词怎么处理?用字幕没有力量,用画外音也不行,专业的播音员虽然字正腔圆,但没有感染力。

  在一次策划会上,总编辑何平提出:“小波上吧。以新华社图片编辑的身份,用老照片讲述历史。”陈小波只好硬着头皮接受,跟着团队进入紧张的采访拍摄阶段。

  30年前,陈小波刚到新华社,瞿独伊60多岁。唱歌跳舞,场场舞会都能见到她。瞿独伊一生遭遇无数磨难: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夫……但她身上总洋溢着一种特殊气息:通达、乐观、一笑而过。陈小波几乎是仰望:“我一生都追赶不上她。”

  第一次采访,是在片场。瞿独伊说,父亲瞿秋白去世的时候,她都哭晕过去了。虽然不是亲生女儿,但她很爱这个父亲。但讲述的时候,瞿老特别平静。

  第二次采访是在瞿独伊家里。陈小波第一个问题就问:“瞿奶奶,还会唱国际歌吗?”

  瞿独伊一昂头就用俄语唱了起来,字正腔圆、底气十足,每句词都记得……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配音开始。经过总编辑何平、副总编辑白林和导演李柯勇几经打磨的文字,含蓄、深情,字不多,却有无限内涵。

  陈小波想:反正自己的声音、朗读都没有经过训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念吧。那些图片她是那么熟悉,图片的背后,是她采访过的袁苓、钱嗣杰、时盘棋、陈娟美、王子瑾、官天一、王建民……一想起那些图片那些人,陈小波脑子里全是画面,心里充满情感。

  录音棚中,总导演李柯勇和年轻的执行导演徐迪瀚坐在陈小波旁边。当陈小波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念出一行行画外音时,两个导演不住点头:“好!”“过!”

  后来,徐迪瀚导演在跟何平总编辑汇报时,由衷地说:“这部影片,我们发现两个宝:一个是九十五岁的瞿奶奶,一个是小波老师的声音。都无可取代。”

  陈小波作为贯穿影片的主轴,不仅需要念旁白,还得贡献几个镜头。

  在片场,陈小波找到导演,能不能只给背影,能不能只拍侧面、能不能只留声音……在瞿独伊面前,陈小波觉得自己太不值一提。

  受访者说

  功劳是大家的 我只是露了个脸

  “其实这个片子是新华社很多人的心血。一部九分钟的片子背后,是十几次会议、几十个小时的采访、几百个小时的制作、几万张照片的遴选……我其实是片子中最小的一个角色而已。只是我在说话的时候,放进一点情感与良知,还放进一点痛感,我完成的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陈小波(记者许雯王豫斯)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