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惠饰演的佘太君。 赵永辉摄
10月8日晚,当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入室弟子王惠饰演的佘太君登上舞台时,石家庄人民会堂内响起热烈的掌声。“《五世请缨》是常大师唱响大江南北的经典剧目,每次扮演佘太君时,我总是心存敬畏,眼前不断浮现出常大师的身影,还有她的言传身教。”在接受笔者专访时,王惠这样温和而深情地说。
舞台上激昂磅礴,而舞台下却略带羞涩,这是王惠给笔者的第一印象。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发现这个自认为不善言辞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河南豫剧院一团团长,其实蕴藏着强大的力量。
王惠生于1963年,20岁进入河南豫剧院一团,主攻青衣、帅旦。1986年,王惠拜豫剧常派创始人常香玉为师。因其深得常香玉真传,在艺术上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因此被誉为“常派新花又一枝”。
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作为常香玉的入室弟子,王惠一直致力于发展豫剧,开创了豫剧的多个第一次。她不仅是第一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豫剧音乐会的豫剧演员,还是第一个把豫剧带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人。回忆起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经历,王惠感触良深:“这次的经历告诉我,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多走出去,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才能让世界人民了解并欣赏。”
对于戏曲来说,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吸收新鲜的养分。这些年来,王惠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尝试各种大胆的创意。
数年前,王惠在河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豫剧交响演唱会。这是豫剧历史上第一次将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和富有浓郁民族风味的豫剧融为一体来表演。王惠说:“演出大获成功,而唯一的遗憾就是常大师因眼疾未能亲临现场,但得知观众反响强烈后,她激动地给我写了‘发扬光大’四个字,我至今还珍藏着。”
为了进一步振兴豫剧艺术,王惠创办了河南省首个戏剧艺术工作室——王惠戏剧艺术工作室,尝试运用市场化手段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资源,进行相对独立的艺术研究和创作。王惠还积极依托网络,尽可能地普及戏曲知识。
“我唱戏唱了30多年,最近这几年一直跟年轻的演员们强调,要继承‘香玉精神’。其实,这四个字说到底,就是要认真传承前辈艺术,开放心扉交流切磋,脚踏实地为民创作,勇于吸收优秀养分。如果每一个戏曲演员都能这样对待艺术,戏曲艺术的春天还会远吗?”王惠说。(龚正龙 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