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漫画家李滨声今年已92岁高龄,曾任北京日报社资深编辑。从1958年开始,李滨声在一担石沟参加劳动,参与建设,前后历经两年时间。由于进驻时间最早,时间最长,对一担石沟的人和事了解得最清楚,他被誉为“一担石沟档案袋中的一页”。
去年,李滨声曾经故地重游,回到一担石沟。当年亲手建起来的建筑,当时正在进行整修。李滨声说,除了作为大山深处的一景以外,一担石沟的建筑还是那个特殊年代的遗迹,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
李滨声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人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要“大跃进”,要在几年内超英赶美,要全民大炼钢铁,亩产万斤粮。一担石沟的建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启动的。
一担石沟的建筑,是砖木结构的七排房,质量相当好。建筑的材料拆自司法部街,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大会堂所在地。当年因为要盖人民大会堂,拆掉了那里民国时期的房子,一部分拆下来的建筑材料运到了西山。
1958年9月18日,李滨声和其他同志从鲁谷调到潭柘寺,开始开山筑路,修筑从潭柘寺到阳坡园的路。修路半个多月后,北京日报社的同志们接到命令,进驻一担石沟开始劳动。
当年盖的房子一共有7排,每一排有7间房,但这7间房之间相互并不隔断。从最下面往上看,是一横排一横排的,有透视的感觉,就像宫殿一样。当年盖房的技术指导,来自宣武区营造生产合作社的瓦木工师傅。不过这些师傅并不住在一担石沟,只是每天上午来,晚上再走。
由于技术所限,李滨声和同志们盖的房子虽然质量不错,但仍然有不少缺点。即使这样,李滨声和当年参加劳动的同志们仍然为这座建筑留下了鲜明特色 ,五角星窗户就是其中一个特点。
李滨声回忆,建筑的山墙上开了窗户,窗户是五角星形的。设计者名叫骆新民,是北京日报社的一位美术编辑。他是在抗日战争以后,从马来西亚回国的一位华侨青年,曾经在国立艺专上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分配到北京日报社工作。
五角星形状窗户的施工很困难,三次施工都失败了,后来不得不砌起来一个六边形的窗户框,再在中间用木头做一个五角星的造型,作为窗棂。这个五角星形状的窗户,现在还存在。左右马头墙上,原来有砖雕,是用青砖磨出来的。李滨声回忆,图案左为“超英”,右为“赶美”,现在已不复存在了。
李滨声回忆,当时对外的代号叫做“西山绿化大队”。当时在一担石沟参加建筑工作的先遣小队中,北京日报社的队伍最早,人数也最多,大约有20多人。后来陆续有北京出版社、新华社北京分社、市委机关、团市委、中苏友好协会以及各区的人员来到,前后累计共达240余人。
在一担石沟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当地的景致还是很幽雅的。沟口西边有两块巨石,相距不到一两米,像一个担子一样,故名“一担石沟”。溪中有流水,深约二尺,流水中还有游鱼。大家的生活用水、吃饭用水都是来自这条溪水。时过境迁,这条小溪现在已经干涸。
从年龄上来看,当年劳动者中最大的有五六十岁的,年轻的也就二十岁出头儿。其中有一个人,只有一只手,那只手是在参加抗美援朝战斗中失去的。北京日报社的记者辛大明是一位老革命,17岁时就从老家四川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也到一担石沟参加劳动。
在一担石沟,李滨声和报社的其他同志一起从事劳动工作近两年时间。每天劳动9个小时,有时候还要“夜战”。大家最开始睡在帐篷里,后来住进简易工棚。当时的条件艰苦,在工棚里都是睡在地上,连翻身都很困难。直到盖起房子,也是在地上铺东西再睡。
让李滨声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名叫梁沙军的同志,当时是北京日报农村组组长,解放前作为地下党员曾打入警察局做策反工作。他的性格开朗,在一担石沟时劳动出色,如果活到今天也有92岁了。在一次劳动中严重工伤,回城治疗。在从医院回宿舍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去世。梁沙军同志没能看到今天的一担石沟,经过多年的荒芜,整修后又放异彩。
自从去年听到一担石沟要重新整修的消息,李滨声就给当年一起参加劳动的同志们打了电话,有很多人已经故去了。目前还健在的,有当年被誉为“文坛四小天鹅”的其中两人——王蒙和从维熙。看到当年盖起来的房子还存在,尤其是自己的名字已经和一担石沟连在一起,他很高兴。
本报记者 李嘉瑞 文并摄 J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