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陈发棣:科研“菊花梦” 结出“富民果”

2017-11-06 14:06:21

南农大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发棣:

科研“菊花梦” 结出“富民果”

  每年金秋,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绚丽迎宾,湖熟赏菊成了南京市民乡村游的新时尚,也开启了当地村民的致富之门。这片美丽花海的背后,有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发棣和他的“菊花梦”团队的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基因库,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3000多个品种,基地还自主培育了300多个菊花新品种。“选育一个新品种至少要花6年左右的时间,过去选育一个品种花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陈发棣告诉记者,新品种主要通过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等方式培育,每年会配置100多个杂交组合,获得8万-10万株后代,根据后代呈现出的形态、生长势、抗性等不同标准,第一年年初选出几百株,第二年进行复选,一般会留下几十个株系,然后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等过程,最终获得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陈发棣说,南农大菊花科研有着丰厚的“家底”,他的导师、原金陵大学李鸿渐教授从1944年开始就从事菊花品种搜集、保存等工作,距今已有73年历史。目前,他们的菊花团队共有师生100多人,是国内最大的菊花研究团队。“团队里有育种、栽培、分子生物学等不同领域的老师和研究生,好的创新,需要团队的通力合作。”陈发棣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不仅是写论文,还要通过“育种技能”考核,“我们的选题都是从产业中来,老师和学生经常都在菊花田里,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迄今为止,南农大菊花课题组在SCI期刊上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占国际菊花领域论文发表量的7%,居世界第一。团队培育的观赏菊已在江苏、云南、上海、海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大量推广应用,项目合作单位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丰岛园艺有限公司等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切花菊和种苗出口商。南农大每年接受企业委托的菊花科研项目7-8个,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市场需求反过来对育种、栽培技术研发集成也是很好的指导。

  创新的脚步,并没有止步在五颜六色的试验田。陈发棣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菊花课题组应该在国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产业链的贯通。如今,湖熟菊花基地仅一个秋季菊花展,接待的游客就达数十万人次,拉动周边旅游、餐饮、零售、农副产品等行业,带来了几千万元的旅游收入。

  南农实验田里的菊花牵起了学科链、搭起了产业桥,正在越来越宽广的天地绽放。在淮安,占地200余亩、建有2.4万平方米全智能玻璃温室的白马湖菊花园去年正式开园,日接待游客最多达2万多人次;在安徽滁州、天津宝坻、江苏射阳等地,更大面积的菊花园也相继建成开放,依托南京农业大学菊花课题组的品种、技术支持,全国已建成以菊花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基地10余个。

  南农大划拨了专项经费特设“菊花产业链创新项目”,集结相关特色优势学科,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菊花全产业链”。“围绕菊花产业,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生产什么。”陈发棣告诉记者,课题组和茶学专业协同,开发具有不同营养、保健等功能的菊花茶,普通杭白菊,泡一杯至少要放五六朵,而南农大开发的单朵菊花茶冲泡时只需放一朵,饱满的菊花可以撑满整个茶杯。除了菊花茶,他们与企业合作还开发了菊花饼、菊花酒等创意菊花食品。

  最令陈发棣自豪的是,南农大的“金菊花”还开到了贵州麻江县的扶贫一线。“我校施雪钢去年在贵州麻江县高枧村发展了20亩菊花谷,大获成功,今年已扩大菊花种植面积到600亩,本来施老师挂职结束要回校,村民们硬是按手印把他留了下来。”陈发棣由此开始了新的谋划:利用山区特殊的生态条件,加大食用菊、药用菊等功能性菊花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把我们的创新优势转换成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优势。”陈发棣说。(本报记者 杨频萍 本报通讯员 许天颖)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牛文娴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黄蜀芹执导《孽债》二三事

      在中国电影史上,黄蜀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她出生于艺术世家,追求艺术上的鲜明个性,提倡“小题材大感情”,作品屡获国际、国内大奖。

  • 王迅新版《泰囧》领衔活宝团

      包袱分秒抖,套路反得溜!昨日,年度贺岁喜剧《这就是命》再度打响“笑果”连环call,“三正泰”版海报和“神反转”版预告重磅双发加料。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郭浩:一个向文化要商机的90后

      初次关注郭浩这个名字是在第四届“创青春”山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当时,他带着自己团队的文创项目获得了大赛现代农业组(电子商务类)一等奖。他的理念让在场的每个人对文化创意产品,及非遗的延伸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

  • 刘老汉的小辣椒致富经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邱家店镇石碑村村民刘广权的辣椒种植基地里看到,小米椒、二荆条、灯笼椒、六寸红等品种的辣椒个头饱满,收成大好。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