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为什么读诗
中国古代人为什么读诗?甚至把诗作为六经之一,成为诗教?孔子有两个重要表达:第一,“不学诗,无以言”。贵族社会大家讲究风雅的谈吐,如果你不能够风雅,就无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无法把你的主张宣扬出去。孔子还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
“可以兴”,就是起兴,抒发情志。
“可以观”,观风,观民风。中国早期的诗歌其实都是民谣。
“可以群”,我们现在也讲合群,“群”其实就是志趣相投,情趣相合。李白和杜甫关系很好,两人用诗唱和,《春日怀李白》最后是怎么怀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就是古人情趣相投的一个基础——可以在一起讨论诗文。
“可以怨”,一个女子可以抱怨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除了情爱之怨,还有社会之怨。例如《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兴、观、群、怨,这是古代讲诗的重要价值,也是人们读诗的重要的价值。今天我们读诗为什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想要回归文化,追逐风雅了。美,这是永恒的追求。美其实是先于德行存在的人类最永恒的追求,而中国的各类美在诗词之中可以得到一个汇聚。
诗词中有什么美
颜色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和绿的搭配,《红楼梦》里讲过黄和绿的搭配是最娇艳的颜色,“一行白鹭上青天”,白和青的搭配是最素净的颜色。春天就是干净又娇艳的。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审美。
音韵之美——其实格律诗本身就是讲音节错落的,所以才有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除了格律诗,杂言诗其实也是美的。我们的小朋友读诗时,可能不知道这诗在说什么,但是你如果让他听这样的东西:“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你猜他听到的是什么?这是属于中国的音韵之美。
意境之美——“杨柳岸,晓风残月。”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就是中国式的意境。
情感之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是我们情感最重要的寄托。诗词之中都能找到这样的情感寄托:“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君臣之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子之情。“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夫妇之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兄弟之情。“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朋友之情。
还有价值之美。
美是永恒的,因为美才能导向善,才能导向德,才能导向和气,才能导向美好的生活。
现代人和古代人读诗,到底有什么不同
古代人考科举也得读诗,社会交往也得读诗,有很多功利性的因素。现代人读诗更单纯一些——就因为喜欢诗,喜欢诗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的美好和气韵,今天的人们通过读诗来表现自我的力量。
中国文化没有断流,也不应该断流,诗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非常美好的表达,而且也是特别接地气的表达。我们小时候的启蒙教育,多是从“鹅鹅鹅”“床前明月光”开始的。现在讲碎片化阅读,看一篇文章看不下来,但是五言诗一定是念得下来的。我们现在已经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了。强是一种全方位的强,包括精神能力的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内在的最重要的养分一定有它的位置,而诗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雅化的表达方式,我相信它也会有它的位置。《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近来受到欢迎,这种趋势将是一股强劲的长风。
有人问我关于新诗的问题。中国古诗从春秋战国时期,或者更早的西周时期,从《诗经》《楚辞》起源,然后在唐朝迈向一个高峰,这中间是一千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白话文不过一百年的历史。所以我觉得要允许新诗有一个沉淀的过程。把现代的生活写进来,把现代的精神写进来,同时不忘古人创造了最美好的意向、最美好的表达形式、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音韵……我相信新诗会越写越好,而且我觉得现代人写新诗的尝试和写旧诗的尝试并行不悖,写旧诗别忘了格律,写新诗别忘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