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2月26日电(记者蒋芳)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地域的人们来说,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难得一见。这个冬天,“一群牦牛”从西藏拉萨出发,走下雪域高原,跨越4000公里来到南京。
两头体型巨大、一黑一白的牦牛标本,静静地伫立在南京市江宁博物院的展厅里,它们昂首向前,仿佛还在高原之上,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展柜里,唐卡、岩画、枪械、乐器,牦牛的形象随处可见;牦牛毛帐篷、牧鞭,用牦牛骨和牛角制成的锅碗杯盆,甚至是一堆巨大的牦牛粪便与蹲守的藏獒,无不带有着浓烈的高原生活气息……
“320余件、5.6吨重,所有这些都不是复制品,而是藏民真实生活场景的还原。”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说。
中国牦牛总数占全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主流观点认为,早在4500年前到3500年前,藏族先民就将野牦牛驯化成了家牦牛。藏族有句谚语: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一个动物种群与一个人类族群,这样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在学者们看来具有典型的人类学意义。
“从拉萨到南京的陆路里程大约是4000公里,有青藏铁路、中铁快运,这些都不是难题。最复杂的是装卸搬运的过程,从12月1日打包、装箱、转车、卸货、布展,直到正式开展,经历了近一个月。好多展品超大超长,几乎每一个箱子都要量身订做。”吴雨初说。
64岁的吴雨初是个汉族人,他的牦牛情结来自他年轻时在西藏的特殊经历。1977年冬天,他毕业进藏的第二年,在从那曲地区回嘉黎县的路上遭遇暴雪,零下30多摄氏度,50多个人、20多辆车被困。
“我们坚持了5天4夜,大家都觉得快要死在这里了,因为救援的人根本到不了这里。在我们几近绝望之际,雪际出现一片黑点,我们看到救援的人骑着喘着粗气的牦牛赶到。当时很多人都哭了,说是牦牛救了我们的命。”
因为这段经历,吴雨初在距离退休还有三年时第二次进藏,又花了三年时间建起了牦牛博物馆,2014年11月起免费对外开放,如今已经成为西藏拉萨的4A级旅游景区,被当地藏民称作“牦牛宫殿”。
2016年的冬天,吴雨初决定带着博物馆中的展品走出高原,先后到北京、广州办展。
“两年前来到南京读旅游管理专业,真没想到在千里之外还能看到家乡的场景。牦牛见证了藏族人从古至今的许多大事,你看这张文成公主入藏的壁画,里面的人都骑着牦牛。”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仁青卓玛看着熟悉的场景兴奋地说,她所在的班级就有14个来自西藏、青海等地的藏族学生。
“西藏的博物馆也有着游牧民族的特性,到南京是我们的第三次‘迁徙’。”吴雨初说,他更希望未来能够走出国门,让西方的观众也能了解牦牛文化,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