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顶尖工匠”是如何炼成的

2019-01-08 10:12:23

  王曙群,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从1997年至今的20多年里,他一直从事着空间飞行器机构类产品总装与总测工作,为中国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立下汗马功劳;而他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钳工成长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并多次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及上海技术能手称号。

  一名“顶尖工匠”是如何长成的,他的人生轨迹是否与众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先后采访到王曙群和他的同事、家人,在逐步深入的对话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300多个不眠之夜“解开”12把锁

  时间回溯到2017年4月27日19点07分,万众瞩目的“太空加油”正式上演。这次的对接发生在距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轨道,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组合体在高速飞行中点滴不漏地完成了推进剂补加。“太空加油”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完成了第二步,中国航天迈入了“空间站时代”。这一刻,王曙群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他们参与研制组装的对接机构再一次圆满通过了“大考”,“就好像自己的孩子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那种感觉!”

  望着屏幕上遨游太空的天舟一号,王曙群思绪万千。从1997年刚刚接手对接机构,到300多个不眠之夜调试12把“对接锁”,再到2012年“天神”首次对接成功……一幕幕场景如放电影般,浮现在他脑海。

  1997年,王曙群迎来人生中的两件大事:第一件,儿子出生,他升级当了爸爸;第二件,加入对接机构总装组,参与航天载人交会对接研制。当时,连航天大国俄罗斯都是向美国购买对接机构,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人来说,谈何容易?没有资料可以参考、没有经验可以学习,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他们一步步摸索着前行。

  两个飞行器在太空对接,就好像在太空中穿针引线一样。如此高难度的动作,需要一个精确度100%的对接机构来实现。这个机构上有118个进行测量的传感器,5个接发指令的控制器,18台电机带动着上千个齿轮和轴承进行力的传递。

  最关键的还是12把对接锁,这12把锁的锁钩必须同步锁紧、同步分离,对接、分离时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要“天衣无缝”,而且结合时须保持平稳,不能剧烈晃荡。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螺丝”拧得不紧,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了做到这两个同步,他们在装配过程中必须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较大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没有规律,他们一下子陷入了迷惘之中。设计人员经过反复核算、反复评审,确定设计原理和方案都没有问题。这样的话,问题肯定在装配过程中了。然而数据变化毫无规律可循,试了成千上万次都无法满足要求,王曙群就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为了早日攻克这一难题,他走路时想、睡觉时想,不停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每天在家的时间不到8小时,甚至忘记了去接一下正在补课的儿子。那段时间,长期的疲劳和压力下,不到40岁的王曙群开始掉头发,视力日益下降。

  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他终于发现钢索在大载荷传动下会变长,其张力也就下降,这就导致了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马上提出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调整工艺方法,一举解决长时间困扰班组的对接锁无法同步解锁的难题。

  问题接踵而至,每一次攻克难题,也是王曙群和团队不断提升的过程。工作中,他始终保留着写日记、记笔记的习惯。采访中,王曙群搬出了一部分他做的笔记,十多年前的工作笔记已经发黄,上面记满了他在工作中的心得和构想。通过对工作日记、笔记的总结与梳理,整理出质量案例手册,寻找出工作中共性风险点,从而编写岗位操作规范,建立作业指导书,将质量控制的要求,落实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正是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点点滴滴,最终形成他带队伍抓业务的“独特教材”和“操作宝典”,带领着同事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多年来,伴随着上海航天的快速发展,在王曙群的引领下,班组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五零三化”卓越管理模式,荣获2018年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团队完成的《差动组合测试设备制造技术及其推广应用》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由王曙群领衔完成的《航天超细直径小腔检漏管路制造技术及其推广应用》荣获29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及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他们还通过QC活动,将对接锁的测试合格率从原先的55%提高到90%,被评为上海市“市优”称号;在月面巡视器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开展课题攻关,将装配测试合格率由原先的87%提升至100%,被评为“国优”称号……

  对接机构无法实现市场化生产,为了给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王曙群还参与研发了40多套专用装备。将一套对接机构的制造周期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到6个半月,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他深知,航天的大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能人才。在工作中,他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年轻职工,推动成立了“火箭总体装配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成为上海市首批资助的实训基地。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技术练兵,技能比武,目前已为企业培养了42名高级工,17名技师,为上海航天搭建起一支总装人才梯队。

  如今的王曙群,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嫦娥发射任务和货运飞船对接机构装配,燃料在轨补加技术对于对接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对话王曙群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觉得苦

  记者:听说刚进厂时,你一直在车间里做钳工,面对每天枯燥的工作,当时想过离开吗?  王曙群:刚进厂那几年,单位确实比较困难,军品任务少,原本3000人的大厂萎缩到了1500人,那时候我被分在车间里做钳工,每天拧螺丝,收入还没有做小学老师的爱人高。当时,附近已经建起了不少合资企业,我有个同学进了三菱公司,年终奖就拿了1万元,这对于当时月收入几百块的我来说,诱惑确实很大,总想给小孩创造更好的生活,也有过想走的冲动。

  不过,当时师傅开导我说,工厂暂时不景气,不代表一直不好,而且厂里还送我去参加高级工学习班。对于一名普通工人来说,这个机会很难得,于是就留在了厂里,这一留,就是20多年。

  记者:研制第一台对接机构时,对接锁一直出现故障,当时灰心吗?有没有想过放弃?  王曙群:我觉得,做一件事如果能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心态调整好,就不会觉得苦,而且我们这个班组很团结,从老师傅到青年工人,都互帮互助,大家劲往一处使。比如我们这个团队的“老法师”单培林,虽然年近60岁,对待自己的工作仍一丝不苟。他负责的是对接机构差动组合装配,差动组合作为对接机构的心脏,它能存储和释放交会对接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在研制初期,为了能让差动组合的传动效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他曾经在4天的时间里用了48个小时重复做一个动作,就是用手转动差动组合的输入轴,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摸索凭手感和听力来调整机构流畅性的方法。如今,凡是由老单装配的差动组合,在输入端只需轻轻一转,犹如注入了无穷的动力转个不停。

  有一次,俄罗斯专家来我厂交流,那位专家围着对接机构转了一圈,没说一句话,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差动组合输入端的齿轮。回国后,那位专家托人捎了句话给我方研制人员,说你们的对接机构一定能够成功。

  他们对待工作的这种极致态度和敬业精神,也不断支撑着我,在一次次漫长的试验中坚持下来。

  记者:你成天忙于工作,家里肯定照顾不到吧?

  王曙群:确实,研制第一台对接机构时,几乎每天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记得有一个周日,我在车间里加班,外面下着暴雨。这时手机响了,是我爱人让我加班结束后去接一下正在补课的儿子,我手里拿着电话,脑子里却在想着装配的事,心不在焉地对着手机说:“知道了!”说完又忙起了手里的活。可是当我加完班,脚刚跨出厂门时,突然没了方向,我该到哪里去接儿子呢?儿子后来自己冒着雨回到了家里,我偷偷让儿子不要“告状”,没想到他说漏了嘴,还是被爱人知道了。虽说时常顾不上家,但是爱人和孩子都习惯了,嘴上有时候会抱怨几句,但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前两年儿子参加高考,我“将功赎罪”,特地抽了几个晚上,帮儿子做了一个高考志愿分析表,最后帮助儿子顺利考取了心仪的大学,也算是在家里立下了一功。

  记者:坦白说,在技能工人中,像你一样取得这么高荣誉的毕竟还是少数,工人的社会认同度依然不高。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做工人,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曙群:撇开收入、工作强度等因素不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技能工人的成长通道还是十分狭窄。

  举个例子吧,现在大学生进单位后,满3年就可以评工程师,但是工人如果要评到技师的话,最快也需要11到12年,如果评高级技师,那就起码需要15年时间。

  职业发展通道窄、待遇不高、工作辛苦等因素,都是年轻人不愿做工人的原因。

  他们眼里的王曙群

  他是一个会动脑子的人

  张玉明上海航天设备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计划调度

  张玉明和王曙群是同门师兄弟,在一个车间共事多年。谈到这个师弟,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挺聪明的,会动脑筋。在车间里,他就像万金油,对每个产品都很熟悉,哪个岗位缺人了,他都能顶上去。”

  他告诉记者,当初组建对接机构总装组,真的是白手起家,大家的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该怎么搞,“那时候,领导们商量下来,推荐王曙群带着大家一起做,现在看来,领导没有选错人。”

  张玉明还记得,对接机构研制的十多年里,2007年至2010年那段时间是最困难的时期,“当时,我们制作的初样即将转正样,很多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

  那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还留在张玉明记忆中,2010年冬天,正当装配研制进入到最紧张阶段,由于操作工人不小心拉断了一根线,导致测试间的扭矩传感器突然发生故障,研制被迫中断。这台扭矩传感器产自日本,他们找到代理商,得到的答案是“如果去采购最快也要3个月”。当时,距离神舟八号发射节点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如果等上3个月,进度肯定来不及。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王曙群果断决定,自己动手!他带领同事小心翼翼地将仪器拆开,按照原样查找问题、拍照、焊接……“那段时间,他们每天加班到凌晨2点,双眼熬得通红,除了对接机构,还有7个产品在同时进行。”那年的小年夜晚上,他们一直忙到了夜里11点半,才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到家中。终于,扭矩传感器被他们用“土办法”治好了,性能与原来的一模一样。

  有老王在,我们就有主心骨

  夏巧伟上海航天设备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技工

  2010年,从第二工业大学毕业后,夏巧伟应聘上海航天设备总厂,一进厂,他就被分到了王曙群的班组,“王师傅的班组在全厂可是金字招牌,想进来的人可多了。当时,能分到这个班组,还是挺骄傲的。”

  刚进班组时,夏巧伟有点“怕”老王,“王师傅平时看上去挺严肃的,做事特别认真,无论是劳动纪律,还是言谈举止,对我们要求都挺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巧伟渐渐发现,严肃的外表下,这个老王还有一颗细腻的心。

  进班组前半年,夏巧伟还在适应岗位阶段,实践操作技能比较欠缺,“那时候自己挺苦闷的,感觉所学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有一次,由于过载,车间里的液压车坏了,“老王带着我们找到车子的原理图,手把手地教我们,把车子拆下来,一起商量如何修好,车子修好后,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平日里,老王总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带着我们多动手,熟悉业务技能。”在王曙群的培养下,半年后,夏巧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正式参与到对接机构的总装研制中。

  进单位8年多,如今夏巧伟已经考出了技师证书,这在同龄技工中并不多见,“我有今天的进步,多亏了王师傅。”他告诉记者,平时王曙群不仅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而且一直叮嘱他们,在工作中要注意积累经验素材,尝试撰写论文,积极申请专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多创造一些机会。

  参与对接机构研制令人骄傲,但也是辛苦的。夏巧伟笑称,“最忙的时候,每天连太阳长啥样都不知道。不过,每当我们忙到三更半夜眼皮打架的时候,老王总是催着我们先回家,他自己还留在车间里,和单师傅一起盯着设备找原因。”

  站在讲台上的父亲,令人骄傲

  王宇豪上海海洋大学学生

  王宇豪是王曙群的儿子,谈到自己对父亲的印象,他用了“做事专注”这四个字。

  他告诉记者,虽说在家里不太和父亲讨论他工作上的事情,但是父亲做事的态度令他印象深刻,“有时候,他在家里撰写论文,经常一遍遍地修改稿子,往往会忙到凌晨才睡。”  由于研制任务忙,王曙群与儿子朝夕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不过有那么几次,王宇豪对父亲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爸爸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答辩会,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希望我也能到现场看看。”父亲也能参加国家科技奖申报?放下电话,抱着怀疑的态度,王宇豪马上从学校出发,乘了一个半小时地铁,赶到答辩会现场。

  当王曙群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阐述对接机构研制过程中的心得,王宇豪看到了一个与平日里完全不同的父亲,“他站在讲台上,显得那么霸气、那么自信,虽然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我心里真的为他感到骄傲!”

来源:劳动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九·一代代职工用《三...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哈姆雷特》再现全明星阵容

    著名导演李六乙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即将在上海大剧院带来两场演出,上海是该剧继去年11月北京首演后的第二站。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最为人所熟知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迎来由中国人制作演出的最新版本。

  • 周冬雨台前幕后潇洒转身

    由李骏执导,周冬雨、罗晋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幕后之王》在东方卫视开播。这部描写电视幕后工作者职场、生活的作品,让身在行业内的演员们既熟悉又陌生。“最大的收获是这个戏让我真正感受了幕后人员的工作生活,作品对传媒行业有真正的解析,不是单纯谈恋爱的故事。”周冬雨说。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智能化生产 全球化发展

    作为全球视听科技产品及应用平台的领军企业,利亚德集团业务布局覆盖智能显示、景观亮化、文旅新业态及虚拟现实四大领域。目前,集团旗下有23家国内控股企业、8家国外企业、2000余家经销伙伴、9大生产基地及7大国际营销中心。

  • 建“产业投行” 树生态品牌

    物联网时代,海尔致力于创新生态品牌。生态品牌是企业动态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围绕用户最佳体验,携手各方在价值创造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共创共享共赢,是生态品牌建设的目标。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