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建 本报记者 王倩摄/光明图片
【新春访名家】
己亥岁朝,阳光明媚。记者一行如约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系列各型号及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的办公室。屋子不大,一张案、一墙书占去了大半儿,在窗台上两盆绿萝的点缀下,平添了几分盎然的春意。
就在2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庆祝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叶培建自然也在其中。“这次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总书记的这番讲话,令叶培建等人倍感振奋,叶培建说:“对我们搞工程技术的人来讲,嫦娥四号的成功有着三层特殊意义:第一,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创新;第二,这是工程技术上的巨大进步;第三,它在科学上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在嫦娥四号发射前的动员会上,叶培建曾做了一个讲话,虽然很短,却在团队内部流传很广:“我的同志们:嫦娥四号即将在西昌发射。它一升空,接力棒就交到了我们手里,不知道你们的心情如何?我已年过70,经历诸多,但此时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全世界近70亿人,我们这支骨干队伍也就几百人,全人类第一次落到月球背面就要由我们来实现。几百人对七十亿人,这千万分之一的属于人类第一次的幸运就落在了你们头上,这是多么光荣与自豪!”
其实,在探月工程立项前后,也曾出现过一些不理解的声音,比如“我们连地球上的一些问题都无法解决,为什么还要去探月呢?”对此,叶培建的回答是:“我们在地球上的确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人类要向前发展,总要有人看得更远一点。”
2019年春节,电影院线上映了一部异常火爆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时,怎么办?过去人们想象可以移民到火星,这部影片却给出了另外一个思路,即把地球带到一个能够适应生存的新环境中去。
在叶培建看来,之所以要想这个“遥远得不能再遥远”的问题,就是我们“要看得更远一点”。“中国人第一个把脚印留在了月球背面,因为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太空权益——事实证明,将来它一定会派上用场。在国民经济允许时,我们要想得更远一点。”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叶培建正好小学毕业,对此记得非常清楚,后来还在一本书中专门写道:“红色的卫星在天空飞行,鼓舞着全世界人民的心……”1968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第一任院长,中国的空间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走上正轨,叶培建等人就是那一年分配入院的首批大学生。
此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一开始只是解决有无的问题,后来又逐步研制出自己的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科学卫星等,满足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需要。“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很快还要发射空间站;本世纪初,又开始向月球进军,到现在五战五胜;将来,我们还要建立月球科考站,到火星上把东西拿回来,还要去看小行星和木星……这条路走得非常稳也非常好,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说起我国在空间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规划,叶培建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2017年1月,为表彰他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那颗星并不属于我,但却给我带来了一份新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在有生之年再多做点事情。”为此,叶培建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今年和同事们把嫦娥五号做好,明年把火星做好,同时把小行星的工程立项做好。“这是我75岁以前的任务,至于75岁以后呢,看发展再定指标吧。”叶培建略带俏皮地说。
2019年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这是今年最大的一个空间飞行器任务。听叶培建讲,这次我们不但要落在月球上,还要拿到月壤样品后安全返回,让中国的科学家自己手里也有样品,能够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作为首席科学家和顾问,我要和团队一起,把这项任务完成好。”话语中,是一如既往的坚定与自信。
(本报记者 张蕾 李苑 本报通讯员 马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