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60年来创造的丰功伟绩是国防科技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典范,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最具威慑力的象征。和七十万中国航天人一样,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张爱兵,努力在科研一线践行着自己为祖国航天事业立下的誓言——克难攻关,精益求精。
参加工作15年来,张爱兵一直从事天基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技术的研究,先后突破了仪器研制中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一系列新型探测仪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实现了我国空间等离子体就位探测仪器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成果之——大量程、高速度、宇航用高压电源国产化
大量程、高速度、宇航用高压电源是空间等离子体探测仪器及类似宇航设备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仪器的测量范围、时间分辨率等,具有大量程、高速度的要求。普通高压电源的输出范围在几伏至几千伏之间,一旦低端下降零点几伏,就会出现输出电压值不准确的情况。若要实现低端输出值的准确无误,就必须选用成本极高的进口元器件。加之,普通高压电源由于采用电容滤波技术,往往会大幅度降低电源的响应时间,无法到达使用要求。张爱兵带领其科研团队经过五年的不懈探索,经历几十次的调整与失败,终于使该类高压电源的输出范围由原来的5V~2500V扩大到0.2V~20000V,高压电源的变化率也由原来的10kV/s提高到2000kV/s。
该项改进攻克了大量程、高速度、宇航用高压电源的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等离子体探测仪器及相关产品从此摆脱了进口高压电源的限制,完全实现了自主可控。目前,使用该类高压电源的空间等离子体探测仪的性能指标已经完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由其团队研发的国产高压电源已经应用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01星、货运飞船全向电子能谱仪、火星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先导专项中欧合作SMILE计划低能离子分析仪等多个型号中。
创新成果之——天基空间等离子体探测传感器技术
多年来,张爱兵带领研究团队在天基空间等离子体探测传感器的高能量分辨率探测技术、大视场探测技术、离子成分分辨技术、成像探测技术、大动态范围探测技术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国外同行历时几十年研发技术的赶超,也使我国该类仪器的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述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太阳风离子探测器、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萤火一号等离子体探测包电子分析器、风云四号01星充电电位监测器、火星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先导专项中欧合作SMILE计划低能离子分析仪等10个型号中,也将继续应用于我国后续的空间探测项目。
得益于上述技术,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在时间分辨率和能道数方面均优于同时期进行月球探测的Kaguya离子能量分析器(日本)和Chandrayaan-1太阳风离子监测器(印度)。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近月空间太阳风双离子流现象和大尺度的微磁层结构并在L2点长时间观测等离子体环境;首次获得了关于太阳风离子的反射和捕获、月球南北两极的太阳风加减速现象的高质量科学数据,提供了月球表面带电的证据。探测数据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单位(北京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日本空间与天文研究所、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广泛使用,并已发表SCI文章10余篇。张爱兵因此荣获“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张爱兵曾先后担任多个航天型号的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或主管设计师,具体包括:自主火星探测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先导专项中欧合作SMILE计划低能离子分析仪、中国-瑞典合作嫦娥四号中性原子探测仪、电磁试验卫星等离子体分析仪、风云四号充电电位监测器、中俄合作萤火一号等离子体探测包、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太阳风离子探测器、中欧合作探测二号低能离子探测器等。
一次次的重任担当,来自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对于科研使命的坚守,在我国空间等离子体就位探测领域,他的克难攻关,科技创新精神为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