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受访者供图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既定科学实验任务,引发世人的极大关注和赞誉。回想起长达20余年来走过的科研之路,潘建伟委员感慨良多。
“1997年,我刚开始在国内呼吁发展量子信息时,受到过很多质疑。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我们一步步接近梦想——让中国的量子科学走在世界前沿。固然有许多曲折,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回顾20年走过的路,潘建伟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国家迅速决策并凝聚相关的队伍和资源,让“墨子号”能在短短几年内得以上天。“这种协同创新的巨大力量, 将会是未来支撑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
“2004年,我们的一项重要成果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这也是国内量子信息领域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并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列入了国际物理学年度重大进展。”潘建伟说,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他们有了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早在2003年,潘建伟就萌生了把卫星送上天,利用天地之间的链路做量子科学实验的想法。这在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而且欧洲、美国当时还没有类似的项目。
“2004年,中科院支持了我这个近乎疯狂的想法。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说:‘我们要相信潘建伟的学术判断,就让他试一下吧!’在中科院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地面验证实验,充分证明了实现星地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使我国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欧洲和美国的前面。”潘建伟说,创新就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就要敢做没人做过的事情。
“如果说,做前沿研究还能靠一个团队单打独斗,但对于卫星这样的大工程,就一定得靠集体的力量。”2008年,“墨子号”还在做地面验证的时候,中科院就“钦点”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王建宇团队来做航天载荷、中科院微小卫星中心来做卫星平台,还有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院等单位一同参与。
“这个联合团队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遇事绝不互相推诿,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潘建伟说。
“本来定好2016年7月就要发射的,可没想到6月底卫星进场前却突然发现一个信标光激光器能量下降。科大、技物所的科研人员们一起讨论,最终联合把问题解决了。‘墨子号’进入轨道后,又发现外太空的环境比我们预计的要恶劣,对卫星的光学系统很快就产生了影响,眼看实验就做不成了。整个团队又在一起调整卫星参数,把卫星‘挽救’了回来——最后,卫星数据的各项参数比原来好了10倍,所以原本准备2年完成的实验,2个月就完成了。”潘建伟说,他们的成果投到《科学》杂志,很快以封面文章发表。
“我们的成果发表后,不少外媒评论,这次,中国真正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潘建伟说,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和发达国家展开竞争的能力,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现在,量子科技碰到与当年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类似的情况。一开始,做前沿研究,只需一二百人就能做起来;做卫星可能要上千人,但今后再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才汇入。”潘建伟打比方说,如果说量子信息是一棵竹子,过去一直在泥土中酝酿破土,现在则到了破土而出的时候,将很快进入拔节猛长的阶段。“如果它被栽在花盆里,最多就长成一个盆景,如果可以长在山林中,就可能发展成一片竹林。”
“目前国家准备实施量子信息领域重大科技项目,还在筹建国家实验室。我希望可以探索一种更好的机制,利用举国之力,更有效地协同创新——我们要力争在量子信息领域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让我国真正成为未来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引领者!”潘建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吴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