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范正安:泰山皮影“独角戏” 身传绝技“十不闲”

2019-06-26 11:46:25

  自从8岁与泰山皮影结缘开始,范正安的人生就如同一场精彩的戏剧。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又叫挑影子,是山东泰安地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也被人称为“十不闲”的中华绝技。

  泰山皮影讲究的是“一个人一台戏”。

  台前,观众看着上下翻飞的影人,听着有趣的伴奏和唱腔,热闹非凡。而台后,却是范正安一个人的舞台。他手脚并用需要同时操纵8样乐器和各种影人,自己边唱边演,“脑中想着词儿,口中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槌儿,协调地调动全身,一个人当十个人用。”范正安说,这就是泰山皮影的“十不闲”,最难的是一心多用,手脚口灵活配合,不仅是技巧和功力的体现,更是体力的考验,每项基本功都需要磨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本人供图

  范正安今年75岁,他的从艺之路并非坦途,更无捷径。

  年幼的范正安家境十分贫寒。经常听大人们说“挑影子”,但从没看过,为了能看场皮影戏,他想尽了招数,钻过板凳、在墙上挖过窟窿、在剧场里打扫卫生。时间长了,剧场里的人都认识了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 

  从那以后,他就爱上了皮影。白天没演出时,他在剧场帮演皮影的师傅扫地、提水、沏茶,就为了能看老师傅做皮影,泡皮子、刮毛、雕刻、上色……四年下来,范正安也渐渐学到了不少手艺。

  等到1958年,泰安曲艺团正式招收学徒时,范正安毫不犹豫地去报名了。进曲艺团,他遭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巨大阻力。

  在当时,说书、唱戏、演皮影、变魔术等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下九流的行当,是被人看不起的。知道范正安要学皮影,还拜了师,于是老师找、哥哥打,但是铁了心的范正安并没退缩,偷偷背着铺盖卷直接住到师父家里去了。

  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范正安很快掌握了皮影的所有技巧,“我跟师父的第二年,师父就把活儿全交给我,他基本不管了。”范正安笑着说。

  皮影演出是在晚上。白天,闲不住的范正安就在曲艺团里到处“学艺”。“整个山东的曲艺我都学了,山东琴书、西河大鼓、落子、渔鼓、快书等等,我可以在皮影戏中融入任何一种曲艺形式。”很快,多才多艺、融会贯通的范正安出师了,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好评,演出从来都是座无虚席。

  范正安正在进行皮影人制作。本人供图

  范正安好钻研。

  前人的“十不闲”脚上只有一种乐器木鱼,而锣鼓是挂在一边,操作皮影时腾出一只手来击打。他发现这种方式有一个弱点:皮影动,就没有锣鼓声,有锣鼓,则皮影不能动。

  怎么才能让皮影和乐器同时操作呢?范正安想到了把乐器全部移到脚上。先设计各种乐器摆放的位置,考虑固定乐器需要哪些工具,再琢磨脚上的操作技法。他早年学过的木匠、钳工、画图的手艺又派上了用场,先画出图来,然后自己再做,一边想、一边做、一边练,终于,范正安在传统“十不闲”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乐器都在脚上,手里只要操作皮影,声音和形象兼顾。

  表演的剧目也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的改进。不仅有从师父手里传下来的传统剧目,也有结合当下热点英雄人物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剧目。

  “2018年,我根据‘泰山挑山工’形象改编了一套戏用皮影,把泰山挑山工的精神表现出来,让观众看得更加津津有味。”范正安认为,皮影戏要想走得长远,不但要融入市场,还跟得上时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本人供图

  范正安把皮影艺术比做电影,“看的人多了,票房就好,如果我的票房不好了,我就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想办法提高演出技能或表现形式,戏好了看的人就多了。” 

  他意识到,面对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再无新意,终将会被时代遗忘。如何做好“创新”和“传统”,他也在做独特尝试。

  但是有一点,他毫不动摇,“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必须坚守。”

  到现在,表演皮影戏用的所有道具和影人,仍是由范正安亲自制作。在他看来,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是现代的机器生产不能代替的。选择驴皮、搭配色彩、打磨刻刀、制作蜡板,甚至影幕道具的木工活,他都做得一丝不苟,“想多给后人留些念想。” 

  如今,范正安仍活跃在一线坚持演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他总觉得用诙谐的表演手法,让人们在笑声中去思考,自己多演一场就能让泰山皮影得到传播,尤其是希望年轻人能够对此感兴趣,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人民群众喜欢,传统的东西才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实习记者 贾淞霖)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陈建军:“铁人式”献身油田的好干部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面瘫式表演将再现!除了领奖,倪大红还在忙这件事

    在上海电视节拿下“获最佳男主角”奖后,倪大红再次出现在媒体面前,是在北京的一个排练厅。日前,话剧《安魂曲》中文版在北京举行了首次媒体探班活动。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几个月热度不减的倪大红。

  • 导演姚晓峰:孙红雷没有偶像包袱

    从导演姚晓峰到演员孙红雷、辛芷蕾, 《带着爸爸去留学》都拿到了一手好牌,但在东方卫视开播以后,观众评价水准略失,这部大戏后劲还足吗?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中俄界江畔:老吕的10年“光影生意”

    “照相啦!”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缓缓北上,对岸就是俄罗斯村庄,江畔抚远东极广场一个古香古色的小亭旁,52岁的吕梁山戴着硕大的碎花布斗笠,站在小摊前大声招呼他的“光影生意”。

  • 应琦珩:创业路上的“布道者”

    从2003年初创到今天,16年来,应琦珩和他的伙伴们,就干一件事:育人、助人,成人之美。他每年促成10多万人就业,辅导800家小微企业,让200多家“长大成人”。正因为这些,应琦珩被业界誉为“辛勤的园丁”“创业导师”。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