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和蚊子68年的“爱恨情仇”(图)

——记与蚊子“纠缠”了一辈子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专家董学书

本报记者严勇 何春好 秦晴
2019-07-15 09:08:57

  “蚊子它会飞呀,不好抓,但是又想要,急得心痒痒。”董老说,碰到不太好抓的蚊子,只能再等合适时机。

  可有时候,蚊子没抓着多少,倒遇着了毒蛇猛兽。

  上世纪70年代,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村子,董老正在一片草丛附近采集标本。突然,地上冒出一条眼镜王蛇,和他的个头一般高。董老吓得一动不动,本想挪动步子往后跑,没想到又被一条母蛇堵住了退路,当时前后夹击的距离仅有几米远。

  所幸,没过几分钟,母蛇就往草丛下钻了过去。看准了机会,董老一个箭步往回跑,才算躲过了毒蛇的攻击。“当时直冒冷汗,想想还是有些后怕。”他说。

  采集标本时,蛇是来回途中的“常客”。竹叶青喜欢攀爬在竹子上,最不容易发现,可每天都要碰上好几次。为了和毒蛇作斗争,董老还专门去买了一本书。

  边境线上丛林高密,人烟稀少,一到晚上常有野兽出没。为了采集标本,他们又不得不冒这个险。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董老和同事还会撞见一双双“发亮”的眼睛,不是下山的黑熊就是围猎的豺狼。

  面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董老没有后退半步。他告诉记者,标本采集工作很辛苦,但很有意义,需要一直延续下去。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云南寄生虫病防治所共收集了上万套蚊子标本,其中有发现的蚊虫新种26种,中国新记录种20余种,成为国内最大的蚊类标本馆之一,为蚊媒传染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斗蚊防疟,钻猪圈牛棚

  天一黑,董老带着设备来到猪圈牛棚跟前。捕蚊的过程很简单,卷起裤脚露出大腿直接诱敌。没几分钟,腿上就招来了很多蚊子。这时,他就会小心翼翼地拿一根吸蚊管把它们吸进来,存放在随身携带的玻璃瓶里

  那个外出求学的农村娃,怎么会想到自己竟会和讨厌的蚊子打上一辈子交道?

  1951年,15岁的董学书进入贵阳医学院(今贵州医科大学)学习,师从我国著名医学昆虫学家孟庆华教授。读书时,因为学的是传染病昆虫专业,跳蚤、虱子、蚊子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三年后,董学书分配到原云南省卫生防疫站工作。因为疟疾防治的需要,工作刚满两年,他就来到了当时疟疾发病较为严重的县区之一——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2001年改为“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开始筹建。当时条件艰苦,一间废弃的土坯房,用几块木头搭起的办公桌,就成了他们的工作场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用董老的话来说,传染疾病的蚊子就是他们要对付的敌人,想打一场漂亮的战役,就得先把对方的底细摸清楚。

  年纪轻轻就投身到疟疾防治前线,那一年,他刚好20岁。

  疟疾俗称“发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由受感染的按蚊叮咬或经输血感染,最初症状有发热、发冷、头痛和寒战等。

  “发冷时,盖几床被子都不行,牙齿还抖个不停。”时隔多年,董老依然记得初次见到疟疾患者时的场景。

  当时,防蚊灭蚊是防控疟疾的关键措施。可在勐海这个小县城,按蚊就多达50余种,找出主要的传播媒介成了当务之急。“蚊子控制住了,传播的链条也就断了。”董老解释。

  蚊子在哪,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哪。有人专门跑老百姓的卧室,有人负责跑猪圈牛棚。每个星期定时定点抓蚊子,每次15分钟,早晚各一次。

  当地傣族人聚居的村落,原来多是二层竹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一到夏天就容易滋生蚊子。

  天一黑,董老就带着设备来到猪圈牛棚跟前。臭气熏天的味道不好闻,但因为蚊子多,董老反而很“喜欢”。

  捕蚊的过程很简单,卷起裤脚露出大腿直接诱敌。没几分钟,腿上就招来了很多蚊子。这时,他就会小心翼翼地拿一根吸蚊管把它们吸进来,存放在随身携带的玻璃瓶里。

  没想到的是,猪圈牛棚都进得去,他们却被挡在了老百姓的卧室外。

  按照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陌生人不能随便进出卧室,翻找里面的瓶瓶罐罐,并喷洒杀虫剂更是不可能。“敌人就在那儿,我们却攻不进去。”董老苦笑着回忆。

  硬闯不行,他们只好去求助村里的“头人”。道理讲通后,灭蚊工作顺利了很多。

  收集到标本后,蚊种分类鉴定工作就在这间土坯房里进行,通过解剖蚊虫,看其唾液腺是否存在疟原虫。如此循环往复,两年时间下来,他们得出了当地蚊种分布的季节消长规律,并确定了当地传媒疟疾的媒介蚊种为微小按蚊。

  “有些蚊子晚上才出来,白天在睡觉;有的半夜叮人,凌晨2点左右就得格外注意。”董老说,清楚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嗜血特点,通过喷洒农药或者挂上浸泡过药的蚊帐,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疟疾。

  为了引导当地群众灭蚊防疟,下乡时,他们还会背着一个药箱,备上些治疗头疼脑热的常见药,免费给老百姓看病,有时还会带上一些小礼品。

  通过几年的蚊种调查和培训指导,基层卫生组织在当地也逐渐建立起来。“要开展疟疾防治,光靠那么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得发动群众。”他说。

  “少吃多餐”,花尽心思养蚊子

  长期吸人血的蚊子刚开始不会去吸动物血,为此,董老干脆伸胳膊进去给它们叮咬,只为让它们饱餐一顿。过不了一会,他的胳膊上就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包

  对于搞蚊虫研究的人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实验蚊种,有一项工作必须做好——养蚊子。

  “要让它们成为可以生产的商品,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董老解释。

  一开始得少吃多餐,早中晚各一次;随后逐渐加大食量,并减少次数……每天,只要一有时间,董老就会跑去他的养蚊室,给幼虫喂上一点碾碎的鱼饲料。“不能放太多,要不然会形成一层油膜,导致幼虫窒息。”他边说边喂食。

  用不了几天,精心呵护下的幼虫就会长成成蚊,可光养大了还不行,得让它们自然繁殖并传宗接代。

  雌蚊繁衍之前必须吸血,但嗜血习性“因蚊而异”,得花时间慢慢驯化。长期吸人血的蚊子刚开始不会去吸动物血,为此,董老干脆伸胳膊进去给它们叮咬,只为让它们饱餐一顿。过不了一会,他的胳膊上就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包。

  老让它叮人不是长久之计,小白鼠后来被派上了用场。不过,碰到特别“挑食”的蚊子,董老自有一套办法:使劲饿它。“不吃没关系,饿上几天就好了。”

  好不容易改变了蚊子的嗜血习性,可自然交配又让他犯了难。和其他蚊种不一样,按蚊需在空中“群舞”的状态下完成自然交配。但长期待在蚊笼的蚊子,怎么也“群舞”不起来。

  董老整天待在养蚊室里,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心急的时候,他就用手使劲拍打蚊笼。蚊子受到惊吓,四处乱飞。这让他看到了一点希望。

  “雄蚊飞起来后会发出一种声音,雌蚊也就收到了交配的信号。”董老后来尝试把蚊笼加大,“群舞”的效果愈加明显,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微小按蚊的成功驯化历时两年,如今,很多蚊种不再需要去野外采集,养蚊室里就能源源不断地供应,蚊媒传染病的相关研究也就有了保障。

  见证了驯化的整个过程,董学书深知其中的不易。为了不让一只蚊子飞走,他特意在养蚊室里安了三道纱窗门。

  生命不息,斗蚊不止。董老和蚊子整整纠缠了68年。

  “蚊子是一种可以变异的昆虫。蚊虫研究事业绝对不能丢,还要长期做下去。”这是他经常告诫学生的一句话。

  根据《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2016年-2020年)》,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然而,云南毗邻的东南亚国家是疟疾高度流行区,须重点防控境外疟疾输入再传播。

  为此,董老的蚊虫研究范围又拓展到了与云南接壤的几个东南亚国家。“如果身体还允许,我希望再用个几年时间把这些地方的媒介蚊种调查清楚。”

  如今,一到周末,董老还会乘公交车出去采标本。学生外出的时候,也会被他要求带蚊子回来。“妇女节活动那天,我就按照老师的吩咐,背着采蚊子的瓶瓶罐罐出发了。”学生吴林波苦笑着说。

  平时忙于工作,董老很少有机会回家。父母过世的时候,忙着野外调查的他都没能及时赶回去。今年年初时,董老特意带着全家人回老家待了几天。儿时的房屋早已变了模样,可外出求学时的初心却还在心头激荡。

  他一直记得,离家时,父亲曾说了一句话:你去外面做点事情。

  如今,大半辈子过去,正如父亲所希望的那样,他总算是做成了一件事。

1 2 共2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陈建军:“铁人式”献身油田的好干部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切阳什姐:千米赛道走出“巾帼”风采

    1990年,切阳什姐出生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一户普通的牧民家中,她从小热爱体育,2008年,切阳什姐入选青海省体育工作一大队竞走队,成为一名真正的运动员。

  • 对话两代体育人 坚持,拥有一个更坚韧的人生

    1958年,新中国第一代网球运动员梅福基登上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舞台,并闯入男单第二轮,就此开启了中国网球选手在大满贯赛上的追梦之旅。1961年,15岁的王福章进入北京网球队,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一辈子都没有离开他热爱的网球。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追梦天使”张超凡:单手绘就追梦青春

    7月1日,吉林省超凡教育集团的梦想寄语墙上又多了许多留言。这一天,在集团的梦想课堂里,来自长春市迎宾路小学和宁静小学的小学生们度过了一个别具意义的一天。从小就没有左臂的张超凡用自己求学创业的励志故事和奋斗精神,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 冷菊贞:用好风景写出创业经 唤醒东北贫困古村的金山银山

    2015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委下达驻村第一书记任务之后,在市里任职的冷菊贞主动请缨回到饶河,来到了小南河村。当冷菊贞第一次踏入这片古朴的村落时,她看到了“穷”,但也发现了“美”。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