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全国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86岁了,他仍“泡”在试验田里

2019-07-12 08:05:16

梁增基在试验田里检查小麦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六月的陕西长武大地,麦浪滚滚,机械轰鸣,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长武县小麦育种试验中心的试验田里,一位耄耋老人头戴草帽,身穿发黄的白色衬衫,顶着烈日正在麦田里指导采收种子。要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根本不会相信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梁增基。

  阻绝条锈病南下的功臣

  20世纪60年代,陕西长武当地种植的小麦,抗倒伏、抗条锈病能力差,最好的年份亩产也超不过50公斤。

  1961年,年仅28岁、来自鱼米之乡广东高州的青年汉子梁增基,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来到偏远贫穷的长武县。“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个三条腿板凳和一张没有席片的土炕。没有通电,办公要点煤油灯,冬季睡土炕、穿棉袄……”梁增基说,尽管心有准备,但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还是犹豫过,彷徨过。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情感,当他看到老百姓小麦不够吃,常年只能啃着高粱面窝窝头、吃着玉米芯山野菜,遇到青黄不接时,甚至连路边的树皮都被人剥光的情景,他的心瞬间就软了,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他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能够吃饱。

  梁增基决定留下来了。他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育种试验。起初的几年,他不断用书信向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科学院请求引种试验,并逐年从气候条件、品种特征等各个因素,分析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优势特征。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一种危害性最大的‘癌病’。”梁增基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历经7年,采用杂交法,最终培育出了702、7025两个小麦新品种。特别是702小麦新品种,具备抗锈病、抗寒、抗旱、高产等优势,其抗锈病的优势填补了旱作小麦的国内空白,亩产达到了200公斤。

  1979年,在改良702的基础上,梁增基又潜心培育出了秦麦四号,亩产达到了300公斤。新品种在渭北旱塬、陇东地区的五个地市推广种植后,形成了一条阻隔条锈病南下关中的“隔离带”。时任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小麦育种组组长李章动情地说:“梁增基把条锈病挡在了西北,这是他的最大贡献!”

  不断缔造科学奇迹的人

  农村俗语说:“麦倒一把糠。”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土地产能的提高,小麦在成熟期却出现了倒伏病状。

  祸不单行。1980年前后,陕西长武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竟然只有350毫米。

  站在试验田里,望着绝收的种田,梁增基心急如焚。

  苦心人,天不负。就在此时,在万株枯萎的麦田里,一株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的麦苗却让梁增基眼前一亮,他的心里顿时升腾起一丝希望——长武131小麦新品种由此“缘定”。之后,历经多年的煎熬和反复试种,直至1989年秋,梁增基又采用小黑麦代换系再次对长武131进行了改良,才使其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

  然而,对于每一位不懈追求的科学家来说,探索之路永无止境,永不满足。之后,梁增基又对长武131进行了改良,并诞生了同系特性更优的长武134。这一新品种经过两年的预备试验、3年的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环节,到1998年,长武134在高产、优质、矮秆、抗条锈病、抗叶枯、抗冻、抗旱、抗倒伏等方面保持了绝对优势,丰雨年亩产达到了500公斤以上。

  “老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提高了小麦的亩产,原来种4亩地打的粮食,现在只需要种1亩,余出来的地我们发展烤烟、玉米、果树等经济作物,现在我们不仅能吃饱饭,还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近日,在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记者见到该村村民张万福时,他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育种史上,半矮秆品种长武131在1976年杂交,1983年育成,1989年审定,育成时间比文献记录的1996年审定的半矮秆品种中农9号整体早了7年。截至目前,两个品种累计推广8000万亩以上。

  “长武131、长武134的矮秆特性,解决了20世纪80年代旱塬小麦倒伏问题,推广后,率先突破了亩产400公斤,真是了不起!”一辈子从事小麦育种的赵洪璋教授如此感叹。

  仍在逐梦的耄耋老人

  2005年,72岁的梁增基退休后,依旧像以往一样天天“泡”在小麦育种试验田里,因为他所培育的长航一号还没有最后鉴定完成。他说:“在有生之年,我还要培育出旱塬强筋、高产、抗逆、综合性创国内一流的小麦新品种。”

  “这是近年来我们培育的专门做面包的新品种,在品质、产量、抗病性、抗旱、抗冻等特性上表现都很喜人……”在梁增基的试验田里,而今已86岁高龄的老人满脸喜悦,他指着5块试验田告诉记者,“还需要经过4到5年的区域试验,得到省审、国审之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那时候,我们就不用从国外进口面包麦了。”

  面对58年来,这位耄耋老人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他改变了当地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五大难题;他育成的“7125”“702”“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长武131”“长航一号”等新品种,有3个达到了国审、4个达到了省审,累计推广旱地小麦1.2亿亩,增产50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达到60亿元以上……记者相信,这位曾被陕西省委评为首届三位“三秦楷模”之一的科学老人,其所有的梦,终究不是梦。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张丹峰)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陈建军:“铁人式”献身油田的好干部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切阳什姐:千米赛道走出“巾帼”风采

    1990年,切阳什姐出生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一户普通的牧民家中,她从小热爱体育,2008年,切阳什姐入选青海省体育工作一大队竞走队,成为一名真正的运动员。

  • 对话两代体育人 坚持,拥有一个更坚韧的人生

    1958年,新中国第一代网球运动员梅福基登上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舞台,并闯入男单第二轮,就此开启了中国网球选手在大满贯赛上的追梦之旅。1961年,15岁的王福章进入北京网球队,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一辈子都没有离开他热爱的网球。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追梦天使”张超凡:单手绘就追梦青春

    7月1日,吉林省超凡教育集团的梦想寄语墙上又多了许多留言。这一天,在集团的梦想课堂里,来自长春市迎宾路小学和宁静小学的小学生们度过了一个别具意义的一天。从小就没有左臂的张超凡用自己求学创业的励志故事和奋斗精神,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 冷菊贞:用好风景写出创业经 唤醒东北贫困古村的金山银山

    2015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委下达驻村第一书记任务之后,在市里任职的冷菊贞主动请缨回到饶河,来到了小南河村。当冷菊贞第一次踏入这片古朴的村落时,她看到了“穷”,但也发现了“美”。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