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永不落幕的功勋科学家精神

——写在杨嘉墀诞辰100周年之际

2019-07-17 10:07:0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吴宏鑫与杨嘉墀的相识则颇具戏剧性。“‘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和杨先生都被隔离审查。他是航天五〇二所的副所长,我是所里一般工作人员,本来两人互不相识,因为关在一个屋子就成了朋友。那也是我这一生的转折点。”吴宏鑫回忆。

  工作被中断后,每天只能待在隔离审查室,年轻气盛的吴宏鑫感到很恼火,经常发牢骚;杨嘉墀却一句话不说,只顾埋头看书、写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除了写检查、做交代,这其间杨先生竟然一直坚持做卫星控制方案。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把手稿放在抽屉里。”吴宏鑫说,正是那时候,自己从杨先生身上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自处。

  平反后,吴宏鑫本该回到总体组继续研究卫星控制方案,杨嘉墀却建议他转到航天器自适应控制这个领域。

  “这个东西现在有用吗?”

  “现在没有,但未来一定会有用。你要想好了,若要干,至少要准备坐十年冷板凳,领导、同行都不会认可你。”

  基于由衷的钦佩与信任,吴宏鑫听从了杨嘉墀的建议。

  1989年,杨嘉墀牵头给航天五〇二所制定了个发展目标,准备搞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控制,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递交了成立空间智能自主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报告。由于一些原因,报告一直未得到认可。有人提出将申请的名字改一下,杨嘉墀却坚持一个字都不能改。

  在当时,这项研究太超前了。一直到2004年重点实验室的申请获批,15年间他们一共递交了11次申请报告。“现在看来,杨先生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得很远。他曾经说过,搞研究的要看到20年之后,光看眼皮底下的,不是好科学家。”吴宏鑫感叹道。

  3、“期望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占领科技高地”

  对于杨嘉墀与陈芳允、王淦昌、王大珩联名向党中央倡议国家发展高技术计划一事,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不过对于航天五〇二所的人来说,老所长杨嘉墀还有一个研究所版本的“高技术发展计划”。

  1995年,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国际自控联(IFAC)航天器自主和智能控制会议上,杨嘉墀发表了《中国空间计划中智能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中国航天控制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7年,他又致信航天总公司领导:“为了进一步提高未来卫星型号的控制水平和长寿命可靠性,五〇二所在卫星智能自主控制方面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取得成果……但这些新的方法真正要用到型号任务中去,还需要进行一些系统实验,才能推广应用,为此该所提出了建设‘空间智能自主控制实验室’项目。该实验室可以对外开放……并可为该所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提供实验基地。”

  去世前,杨嘉墀曾因胯骨摔伤住院。面对前来医院探望的吴宏鑫,杨嘉墀特意叮嘱了几件事:一是坚定不移地继续研究智能自主控制;二是发展重点实验室,注重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三是抓紧培养年轻科研人才,让学生尽早投入工作……

  “他当年叮嘱的这些事,我们还在做,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对于恩师的殷切嘱托,吴宏鑫始终牢记在心。

  解永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资深首席研究员、航天五〇二所科技委主任,硕士与博士均师从吴宏鑫,2013年获中国宇航学会第三届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关于杨先生的故事,我们听吴老师讲过很多,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要完成杨先生的夙愿,坚定不移地研究智能自主控制,不能光是口头上喊口号,还要脚踏实地去做。”在她看来,后辈们最应该从杨先生身上学习和传承的,就是以事业为核心、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探索与奉献精神。

  谈起当年由杨嘉墀等人组成的学术指导小组,航天五〇二所党委书记黄献龙深有感触。“杨先生德高望重却平易近人,他总是随和地向我们提出建议,还会带学术资料给我们看。那时他已经调到院里,工作很忙,但与学生们的学术研讨是一定要参加的。那时,以杨先生为首的学术指导小组就是研究所看方向的领路人。”

  “期望我国航天技术将不断占领科技高地,到21世纪中叶,能够与世界空间大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并驾齐驱,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2005年2月,在《我这五十年》一文中,杨嘉墀如此憧憬。

  今天,当我们在享受航天等领域的高科技带来的安全与便利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以及他身上所闪耀的爱国奉献、团结协作、高瞻远瞩、甘为人梯的永不落幕的功勋科学家精神。(记者 张蕾)

1 2 共2页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陈建军:“铁人式”献身油田的好干部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对话中国跳水队:永不放弃 勇立高峰

    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梦之队”,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已经获得40枚奥运金牌。刻苦的训练、必胜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中国跳水队长盛不衰的秘诀。

  • 辛鑫创造中国游泳新历史

    23岁的济南姑娘辛鑫,昨天上午在2019游泳世锦赛女子10公里公开水域项目决赛中,以1小时54分47秒2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金。这是中国游泳选手首次获得世界大赛公开水域项目的冠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永华:我为家乡添份“雅”

    新华社重庆7月16日电 题:我为家乡添份“雅”炎炎夏日,秀美的重庆市璧山区秀湖国家湿地公园碧水荡漾,芳草肥美,游人如织。琴音缭绕处,一些游客正坐在茶馆品茶赏乐。“4年前我返乡创业刚在这里开设茶馆时,谁会相信一个没有麻将牌的茶馆,居然能够生存下来,并且生意还这么红火!”49岁的云庄茶馆负责人王永华感慨地说。

  •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王福国:担社会责任 筑小康梦想

    王福国是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顺达集团董事长、丰宁慈善总会会长、胡麻营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多重身份,就会有多种责任。十几年来,王福国心系群众,回报社会,捐医助教、修路筑桥、扶危济困,累计捐款3亿多元。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