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军(左二)在田间传授农户核桃高接后的管理。宋 斌摄
潘学军示范讲授核桃病害刮除与防治。胡景铭摄
贵州省赫章县地处乌蒙山区深处,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贵州俗语“纳威赫,去不得”里的“赫”,指的就是这儿。
赫章虽穷,但核桃树资源丰富。可惜的是,一直以来这个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发掘。直到2006年,“核桃专家”潘学军的到来,才让当地人意识到:生长在自家房前屋后的核桃树,其实是棵“摇钱树”。在潘学军团队的带领指导下,大伙儿开始把劲儿往核桃种植上使。
“赫章核桃”自此焕发生机——13年间,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年产值大幅提高,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如今,赫章县已是闻名遐迩的核桃之乡,核桃产量高、质量优,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潘学军也因此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潘核桃”。
核桃产业要发展,必须先解决主导品种质量的问题
“潘核桃”原本与核桃一点关系都没有。来赫章之前,他一直跟葡萄打交道。
2006年,贵州大学与赫章县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潘学军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到县里参与扶贫。在调研中,他发现,赫章海拔高,光照长、温差大,特别适宜核桃生长,发展核桃应该大有可为。“只要核桃产业做好了,就有望使老乡们摆脱贫困。”
尽管研究了多年的葡萄,但一想到能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潘学军毫不犹豫地“转攻”核桃。通过走村串户探访,潘学军了解到,赫章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大部分人也靠种植核桃吃饭,但没有主导品种,而且传统种树的方式是“靠天吃饭”,任其自然生长,从不打理,多是锤不动的“铁核桃”。
“好种出好苗。”潘学军认为,和所有果树类一样,核桃产业要发展,必须先解决品种质量的问题。“如果仍旧是这些‘铁核桃’,就别指望能形成产业化发展,更别谈带动百姓脱贫致富了。”
于是,潘学军决定先从最基础的选种开始。选种的难度出乎他的意料。一些好树种往往生长在很偏僻的地方,到那里最少得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一次,老乡们提到,有一个村子里有棵核桃树品种特别好。听到消息后,潘学军一大早就驱车从县城往村子里赶。
“用5个小时开到镇上,接着往村里开又花费了2个小时。到村口后,越野车进不去了,我们只能改坐老乡的摩托车。下了摩托车,以为应该到了,老乡说还得翻过一座山。”潘学军说,直到下午6点,他们才终于看到了那棵核桃树。“像这样能找到都算是幸运的,有时奔波半天,连个树影都没有。”
为了选育出优良的核桃品种,潘学军的脚步并未只停留在赫章。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走了贵州的88个县市,最终硬是从100多万株核桃树中选育出了4个核桃优质新品种,并命名为“黔核”系列。
好品种是有了,但还缺好技术。“传统核桃种植挂果期长达10年,收效太慢。”潘学军说。
怎么办?潘学军想到了“嫁接”。“通过嫁接,能够保障核桃树在开花结果时营养更充足、更均衡,既能增产增质,又能缩短挂果期。”
针对赫章县本地核桃树品种的嫁接改良,潘学军又带领团队下功夫研究相关技术。“现在,我们的嫁接苗4年就可以开始挂果,8年就可以达到亩产300斤。”潘学军说起来颇为自豪。
让老百姓接受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出成效给他们看
品种和技术都有了,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进村入户推广。
潘学军发现,在赫章发展核桃,最难的不是育种,也不是嫁接,而是转变老百姓的观念。之前,老百姓种下核桃树后就再也不管,靠天吃饭,虽然收益少,但不花力气。现在,要他们给核桃树嫁接、施肥、疏花疏果,老百姓一时接受不了。
“要让老百姓接受科学种树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出成效给他们看。”潘学军说。
财神镇的农户李富贵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他决定让潘学军在自家地里试一试。潘学军在李富贵家的种植园做了嫁接对比,一块地嫁接的是“黔核”系列品种,另一块地嫁接了外地品种“香玲”。实验初期,看到“香玲”结果快,李富贵有些绷不住了,对潘学军说:“你们搞的这些‘本地军’不如‘外来兵’啊!”结果过了三年后,“剧情”开始反转。“香玲”大部分叶子开始耷拉枯萎,而“黔核”却依然郁郁葱葱。实践面前,李富贵心服口服。
在罗州镇高山村,村民江应文的400多株核桃树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小核桃。潘学军看到后对他说:“果结得太多了,影响产量,必须疏果。”
“不行,摘掉多可惜。”江应文死活不答应。潘学军不肯放弃,继续说服。“那这样吧,我找一棵树,一半疏果,一半不疏果,等秋天看看哪边收成好。”江应文勉强应允下来。秋天收完核桃后,一上秤,疏果的那边果然足足重了9公斤。江应文也服气了。
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多农户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从起初的质疑、拒绝种植,变为纷纷主动要求引进核桃新品种及嫁接技术。
潘学军很开心,不辞辛苦、手把手地教农户怎么种。为了便于交流,他还学会了很多赫章“土话”。“比如,我告诉老乡,好核桃的标准就是‘胀不胀、白不白、香不香’,‘胀’就是饱满的意思。”
一来二去,老乡们也越来越信赖潘学军,他推荐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几年下来,核桃新品种种植显著促进了增产增收。
这还不是潘学军的最终目标。“核桃不光可以简单地卖果子,还可以用来制作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糖、核桃酒等。我希望能够将赫章核桃业做成一条高附加值产业链,真正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潘学军说。
潘学军主动牵线搭桥,帮助当地引进了外地的核桃乳生产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为延伸核桃产业链、促进核桃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做一名优秀的科技特派员,一定要到现场,要深入田间地头
成为一个优秀的科技特派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潘学军都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定要到现场,要深入田间地头。”
赫章是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那会儿,县城还不通高速,也没有铁路,交通极为不便。从贵州大学到赫章,单程就要12个小时以上。路程遥远,挡不住潘学军深入田间地头的脚步。
培育新品种时,不管这些树是在大山顶上,还是在悬崖边上,潘学军都会坚持到现场测量、取样。“常常累得饭都不想吃,回到住处蒙头就睡。”
对此,他的一些学生很不解:为什么连最简单的测量也要亲自跑一趟?
“一是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二是为了不辜负老乡们的期待和信任。”潘学军说。
潘学军讲了一个小故事。赫章县财神镇财神村的常吕端家有3棵很优质的核桃树种,被研究小组选中做实验。头一天抽样结束后,第二天再去时,发现常吕端和老伴看起来很疲惫。一问才知道,两位老人怕做过实验的核桃树有闪失,在树下守了一夜。老人说,那是他们的养老树,要看好它。
每年2/3时间在下乡,这成了潘学军的常态。哪怕是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他也一定要面对面地谈,手把手地教。“在教室里讲半天理论,老乡们一般不容易懂。实地一操作,他们立马就明白了。”
原本是贫困户的李富贵,经潘学军手把手的指导,建起核桃采穗圃,一跃成为家庭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脱贫户。他本人也成为一名核桃嫁接管理技术员。
这几年,潘学军还培养出200多名科技特派员。越来越多的“潘核桃”走进田间地头,和当地果农一起,让“摇钱树”不停地长出累累硕果。(记者 吴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