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康振生注意到一篇论文:美国科学家让“小檗”这种植物感染上了小麦条锈菌。这让他不禁沉思。
1982年康振生就跟条锈病战斗。这是真菌病——麦苗长出黄色锈粉,光合作用降低。1950年的条锈病流行,让中国小麦夏收绝产。2002年的一次全国流行,损失产量10亿公斤。
条锈菌孢子轻,随气流远播。康振生疑惑:条锈病总有凶狠的新变种,哪儿来的呢?
西北山区凉爽,是条锈病菌的越夏繁殖区,也是新菌系策源地。康振生上世纪80年代就常在陇南、陇东、关中下乡调查。他们搭着手扶拖拉机翻山越岭,在农民家吃饭歇脚,收集标本。
关于小檗的论文,打开了他的思路。小檗是常见的灌木。过去研究(包括2010年那篇论文)认为:它与小麦条锈病害无关。但康振生想到:美国历史上铲除过小檗,因为怀疑秆锈菌在小檗上交配繁衍。
“或许夏季孢子,就来自条锈菌在小檗上有性生殖?”康振生决定挑战教科书。为此,他率团队在陕、甘、青、川开始田间跟踪调查,寻找自然条件下小麦条锈菌在小檗上安营扎寨、传宗接代的证据,他们在恒温实验室模拟繁殖环境,在培养皿和电镜下搜索蛛丝马迹。
几年后,康振生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说明:条锈病菌的确在野生小檗上交配和生育,这也是小麦杀手层出不穷的根源。这一发现被评价为“里程碑”。
由此推广的技术体系,使全国条锈病面积降低一半以上,每年挽回小麦损失超过20亿公斤。这项成果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康振生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碧绿的麦田,一张是开黄花的小檗。
人物简介 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和导师李振岐院士一样,都曾在学校的一个窑洞实验室里搞科研,被称为“窑洞院士”。30多年来,康振生以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包括小檗处理在内的条锈病防控技术体系;还首次完整提出了赤霉菌和毒素在小麦穗部侵染扩展模式,澄清了百年争议,由此构建的赤霉病防控技术体系,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记者 高博)
(图片由实习生陆越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