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很好玩的,快进来看看吧!”谁能想到一声普通的招呼,让一位少年与扇子结缘,并一步步地成为了一名制扇大师。
王健展示其所制作的腰扇。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玘云摄
与扇相伴39年,机缘起于一声吆喝
王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与扇相伴39年,他制作的扇子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彰显着苏扇的雅致。
苏扇是苏州特产,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明清以来,主要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清代顺治年间苏扇成为皇家贡品,制扇业开始兴盛。
王健出生于极富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苏州,从小受左邻右舍的影响,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但真正与扇子结缘还要从一声吆喝说起。1981年,王健正逢毕业找工作时期,一次出去玩时,在扇子厂门口遇到了一位老先生热情地招呼他进来看,“我们这里很好玩的,快进来看看吧!”王健没想到,迈入这个门,从此自己的人生便与扇子紧紧连在了一起。
“12月2日”,至今王健仍然能清楚地说出自己进入制扇厂的日子,“这个日子忘不了的。”初入制扇厂做工,王健被分配给了师傅徐义林做徒弟,此时向往艺术品扇的王健只能接触到普通的扇子,做工也尤为辛苦。不过很快,王健又迎来了一个人生转折点,进厂第二个月,机缘巧合下,徐义林被调到了设计室,王健在师傅的带领下,也开始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品扇子了。那个时候,好扇子不常见,这对王健来说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也从此对艺术品扇子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而徐义林后来则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被业内称为“江南扇王”。
“工业化和我没关系”
苏扇的制扇技艺分为扇骨、扇面和扇刻,常人只单学一门,很少有人能全部精通,王健说,全部学完要二十年时间,其中扇骨最基本要学三年,三年也仅是练练手法,如果想要做得更细致,起码需要六年时间。扇面分为三大步骤,每个步骤都要学三年,共九年时间,如果真想学好,自己还要继续练。扇面配方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要凭经验,一天中风向、温度不同,配方也要跟着调,所以很少有人学。多年制扇技艺的学与练,让他始终认为“先是技才是艺”,仅仅学到皮毛的技术,并不能成为“扇艺人”,真正想要制好扇,还要有“艺”。
过去制扇技艺比较保守,很多师傅的手艺不会轻易外露,为了多学习一些技艺,王健常常去“偷师”。“只要人家肯露一点点,可以教我一点点,我都会努力跟着他们学。”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随便传授技艺,王健常因看别人制扇而被骂,但只要能学到东西,他就不在意。有时候去的多了,人家也不好意思骂这个“痴人”,东西慢慢就学到了。靠着这种坚持,王健学到了比旁人更多的技艺,也成为了现在少有的精通扇骨、扇面和扇刻三大技艺的制扇大师。
王健正在制扇。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玘云摄
王健说:“我就喜欢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只要和扇子有关的他都要去研究,不仅学习现存的制扇技艺,还复原了不少失传的手艺。
泥金扇面光泽细腻、纹理淡雅,在光线变化下尤显通透灵动,但这种扇面泥金技艺却一度失传。对泥金技艺起兴,还要溯源十几年前,王健遇到的一个自己看不明白的扇柄,卖2800元。那时候王健的工资只有几十块,根本无力支付。王健并没有只将它珍藏在自己脑海中,而是开始自己研究,经过自己慢慢地琢磨和四处学习,他才了解到这个是合欢扇的扇柄。为了研究这个扇柄,他做出了一幅简单的扇面,做好后却发现扇面太透,得用东西把它盖上,正是这个时候,他注意到了扇面泥金技艺,因为这种技艺已经失传,王健无处可学,只能自己慢慢钻研复原。
想复原就得细细地观瞧成品,在四处寻找泥金扇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位收藏家要修这样的扇子,王健抓住了这个大好的机会,他说:“修是可以的,不收钱,但是这个扇子要借给我半年。”通过对这把扇子的研究,还有翻阅大量古籍资料,王健用时13年,终于做到了看着成品把所有的工序全部倒过来,还原了泥金技艺,复活了明式乌木泥金扇。除此之外,他还复活了明式水磨玉竹扇骨和老矾扇面等失传已久的制扇技艺。
王健展示其所制作的坤扇。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玘云摄
“工业化和我没关系。”多年来,王健拒绝将自己的扇子工业化,坚持手工制扇,守护着自己对艺术品追求的初心。手工制作扇子,王健要从选竹子开始。所谓“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作股为俗制,惟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打磨后的竹折扇骨匀细光洁,高雅古朴。为了确保竹子的材质,王健每年冬天都会亲自到竹林中去挑选竹子,“竹皮看粗细,竹节看长短”,王健有自己专业挑选竹子的方法,因为竹子“过一夜,转一色”,“转一色”就是竹子的颜色会灰一层,所以为了防止竹子自然降解变色,采摘当天就要把竹子煮掉。
选好的竹子也并不是都能用,这些竹子往往要放上8年,期间有些竹子会发霉坏掉,优胜劣汰后剩下的才能够达到制扇所需要的紧密度,用这种材料做出扇子,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而且不易变形。
正是这种对制扇工艺极致的追求,王健才能成为一个“扇艺人”。与扇子交流,赋予每一个扇子独特的意义,是他作为“扇艺人”的坚守。
“传承它是我的责任”
“如果不答应将技艺传承下去,就不要做我徒弟。”为了让制扇技艺继续传承下去,王健收了17个学徒,做王健的徒弟,要满足三个要求,第一个是人品好;第二是对扇子有奉献精神,不能学会技艺只用来挣钱,要为扇子做些事情;第三就是要继续收徒,将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纯手工制作的扇子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把扇子往往要付出很多时间与心血,王健一年大概仅制作10把扇子,即便如此,他捐赠起来也从不吝啬,他曾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过一把稀有的腰扇,也曾将自己纪念从业三十年所制的玉竹折扇、乌骨泥金扇拿出来做公益。
从2007年开始,王健几乎每年都要做一次个人的展览,目的在于让人们与扇子面对面交流。王健觉得一把扇子放在玻璃柜里展览,人们只能看不能摸,就算鼻子贴到玻璃柜上压扁了也看不出什么,只有让人真正上手摸一摸扇子,才能做到一种共享。所以不论多贵重的扇子,只要遇到爱扇子的人,王健都会拿出来让人把玩,王健认为这才是“玩扇子”,也是真正地感受扇子。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的人了解扇子,将扇文化传播出去,继而传承下去。(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