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妹儿的川味儿,没有而已
“不只是电影,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怎么活着?”曾经的“红楼梦”中人邓婕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担任监制的小成本电影成了当下的一面镜子。
-
李安:永远不要放掉心里那个惑
2019年“月宫一号”团队在实验舱前合影。 “月宫一号”团队供图
“进入‘月宫一号’,就像直接把你送到外太空”
早上7点钟起床,量体温、血压,称体重。洗漱完冲杯牛奶,一个馒头就一盘生菜炒梅花肉便是早餐,尽管感受不到阳光照到身上的温暖,但走到植物舱,和满室的绿色打个招呼,仍然感觉朝气蓬勃……志愿者褚正佩这样向人介绍她在“月宫一号”里的清晨时光。
听起来悠闲,但“月宫”里的生活不比地球,志愿者们承担了重要的科研工作。舱内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仅靠灯光启闭模拟日出日落。刘慧说:“进入‘月宫一号’,就像直接把你送到外太空。”
在模拟的“外太空”里,每组志愿者4人所需的全部氧气和水、大部分食物,都要在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里循环再生。有限的空间里,志愿者们栽培了5种粮食作物、29种蔬菜作物、1种水果,仅小麦就要每周收获3次。他们常常打趣道:“我们就是未来月球上或者火星上的农民。”
370天里,志愿者们重复“播种、收割和脱粒”这一植物耕作流程160余次,监测记录健康数据700余次,采集2000多个唾液、尿液、粪便样品以及口腔、材料表面和空气的微生物样品,采集废物处理系统样品50余次。此外,他们还克服了幽闭环境内“遮窗”“断电”“延迟出舱”等种种困难。
志愿者伊志豪说,“心理关”是他们要克服的最大难题。“在舱内的生活,就像处于一个密闭的卧铺车厢,每天隔着小小的窗口看外面,但有时需要把窗口遮蔽起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调试不同的参数。这时,就感觉车厢进了隧道。”
当然,“月宫”生活不乏轻松有趣的时光。志愿者们可以上网、发微信、看视频、玩飞镖,一组4个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如同“亲兄妹”。
油菜、莜麦菜、西红柿……利用舱内种出的简单蔬菜,如何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这难不倒志愿者们。2018年2月15日,“月宫365”实验进行到第280天时正值农历除夕,大家在完成科研任务之余,用自己种植的食材包了饺子,做了果蔬拼盘和花馍,吃了一顿“月宫”里的年夜饭。
吃腻了蔬菜,想吃点荤的怎么办?志愿者刘佃磊与“月宫一号”里的明星——黄粉虫打交道最多,他用“香、嫩、酥、脆,回味悠长”来形容炒熟后黄粉虫的味道,至今仍觉得是美味。
为了保证植物的产量与营养,植物舱的LED灯是智能的,其光强和光谱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需求来调节,那么人在舱里待久了想晒晒太阳可以吗?志愿者刘光辉对“月宫”里的光源最有研究,综合舱特地安装的“小太阳”,通过光学透镜收集阳光,再利用光纤将光束导入舱内,让志愿者们在“月宫”里也能“晒太阳”。
“记得隔一两天要喝一次荆芥水,防止感冒。”“月宫365实验”期间,刘红一直保持着与舱内成员的通话,而志愿者们也在“太空生存”中收获了丰富的生活技能。“水电工、做饭、保洁、种地、理发、摄影摄像等,这些技能我们都学会了。”刘慧说,“这绝对是伟大又梦幻的经历。”
“以终点为起点,我们仰望星空永不止步!”
目前,“月宫一号”团队已取得大量宝贵的实验数据,他们一边等待可以将生命保障系统带到地外环境测试的合适机会,一边继续拓展系统在地面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性。
“这个项目主要针对月球、火星等地外基地,同时还可以应用于高原、极地、岛礁、深海、深地等具有重要国防或科研价值的极端环境,或者应用于现代农业、环境保护与生态科学研究中。”刘红说。
参与过“月宫365实验”的志愿者刘光辉,正通过自主创业,将月宫中一些技术产业化。“我们已经做出了第一台集装箱式植物工厂装备,目前正在试运行状态。”刘光辉说,虽然很忙,但他还是一直关注实验室动态,相信“月宫一号”团队会再接再厉、再铸辉煌。
曾是志愿者的董琛已从当年的博士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给儿子起了个有纪念意义的小名——“航航”。“希望儿子能传承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甚至未来能够作为宇航员遨游太空。”
曾经的团队成员学成毕业,新鲜的年轻力量也在不断加入。
“读高中的时候,生物课本上提到的‘生物圈2号’(美国建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失败也令人扼腕。之后,在网络上看到中国的‘月宫一号’,我又激动又振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徐子昂说,他一直想加入“月宫一号”团队,终于圆梦。“希望今后我们团队能让更多科幻变成科学。”
回望过去,刘红很感慨:“一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最终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国人骄傲,我觉得这半辈子过得真值。”刘红说,16年间很多青年才俊加入进来,有的人留下了名字,更多的人留下的只是一个背影,但大家都一样高兴,因为这是大家念兹在兹的月宫梦、星空梦。
对于将来的科研工作,刘红和团队成员信心满满:“以终点为起点,我们仰望星空永不止步!”(记者 叶子)
“月宫一号”模型图。“月宫一号”团队供图
链接
“月宫一号”大事记
■ 2013年10月,“月宫一号”地基综合实验系统成功研制,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
■ 2014年5月,“月宫一号”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密闭试验持续了105天。
■ 2014年9月,“月宫一号”研究成果入选“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
■ 2017年12月,世界顶尖科学杂志《自然》杂志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7年最佳科学图片,共计14幅,“月宫一号”入选。
■ 2018年5月,“月宫365”实验成功,这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实验。
■ 2019年4月,“月宫一号”团队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
(资料来源:“月宫一号”团队)
“不只是电影,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怎么活着?”曾经的“红楼梦”中人邓婕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担任监制的小成本电影成了当下的一面镜子。
“90后”“逆流青年”扎根山村,“90后”扶贫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一线……中国青年一代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作用,成为脱贫攻坚中新力量。
山峦苍翠欲滴,山脚下酸枣树已默默扎根。38岁的王全明正在像看护自己孩子一样料理着这里的一枝一杈,他相信按照这长势,明年将是枝头挂果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