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太空生活什么样 “月宫一号”团队告诉你

2020-09-01 09:14: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透过一个泛着紫红色光的圆形密闭窗口,一名志愿者正在种满植物的实验舱中做实验。这是世界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发布的2017年最佳科学图片中的一幅,图中展现的正是“月宫一号”里的场景。

  如果你看过科幻小说,想象过太空生存,你也许知道,当人类进行长时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必须建设一个“地外生命保障系统”,原位循环再生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而这项技术在应用到空间前,要在地面构建地基模拟实验验证系统,进行系统的运行调控技术研究。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团队由此而生。“月宫365”实验完成了全球最长时间的一次太空舱人工密闭生态系统生存试验,使中国在载人航天生物再生生命保障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他们手上,科幻一步步变成了科学。

今年8月3日23时59分拍摄于上海的最圆时刻的月亮。 新华社记者 王 翔摄

  “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遥远的梦”

  2018年5月15日,是刘慧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

  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中的一座白色圆顶建筑——“月宫一号”的舱门开启,刘慧和另外3位志愿者走出舱外,把在“月宫”里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辣椒等,分发给舱外庆祝的人群。这意味着“月宫365”实验成功结束。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二季里介绍“月宫365”实验时说,全球太空舱生存模拟密闭试验此前最长的时间是180天,由俄罗斯创造,这次,中国挑战的目标是365天。

  事实上,从2017年5月10日到2018年5月15日,共有2个乘员组的8名志愿者在全封闭的“月宫一号”实验舱中连续驻留370天,比原定的365天又增加了5天,系统闭合程度达98%。

  入舱前一晚,有记者问刘慧:是什么使你有勇气接受这样一个长期密闭实验的任务?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刘红教授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我们每一位“月宫人”的月宫梦。

  的确,为了这一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红和她的“月宫一号”团队已准备十多年。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一个问题摆在科学家面前:在近地轨道,宇航员赖以生存的物资可全部携带;如果人类进行更长时间、更远距离的太空探索,这一难题该如何解决?

  “靠携带供给或由地面补给,费用昂贵且技术上难实现。”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刘红脑海中闪现——地外生命保障系统。

  简单地说,就是依靠“生物再生”的方式,在月球、火星基地,或是飞向火星的飞船中,构建一个类似地球生物圈的小型生态系统。

  “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遥远的梦。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只是科幻。”但刘红坚信,科学家就是要关注10年、20年乃至百年后的技术需求。放眼世界,一些国家已陆续开展相关研究,她说:“中国人要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多贡献,甚至成为国际领先。”

  这位儿时就喜欢抬头看月亮、数星星的女教授,从2004年起,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地外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真正从事起与太空星辰相关的工作。

  外国专家参观后写下满满一页纸的赞叹

  怎样在地外环境中实现氧气、水、食物等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构建人工生态系统?这是所有载人航天大国都希望站上的技术制高点。此前,其他国家是在植物和人之间构建密闭生存系统,而刘红决定,打造“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四生物链环”。

  从“二”到“四”,看起来只是数字的变化,要解决的却是业内公认的两个技术难题——有供人食用的“动物蛋白”问题和负责废物处理的“微生物”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团队在1000多种可食用昆虫中,精选了富含蛋白质又易于饲养的黄粉虫,解决了整个系统技术难点的“牛鼻子”;又在种类众多的微生物中,找到生存在寒冷山洞或极热高温地带、在人体体温条件下无法生存的微生物。

  这样,“月宫一号”里物质的闭合循环就形成了:植物给宇航员提供食物,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蒸腾作用产生纯净的饮用水。植物中人不吃的部分,比如作物的秸秆、蔬菜的根和老叶败叶,用来饲养动物(黄粉虫),为宇航员提供优质的蛋白和更合理的氨基酸配比。植物的不可食部分、人的排泄废物、厨余和生活垃圾,通过微生物分解,变成二氧化碳进入到空气中;从尿液中回收的水和氮素以及经过生物净化后的卫生废水,用于灌溉培养植物。植物吸收了这些二氧化碳和水,不断生长出新的食物。

  当团队在小场地里能做的实验已经完成,就急需一个大的场地做系统实验。一次跟着校领导走访俄罗斯,在参观完俄罗斯的密闭实验系统后,时任北航校领导连连赞叹,刘红瞅准机会,立下军令状,“如果给我500平方米,我一定做出更好的。”于是,“月宫一号”项目终于获批,在北航新主楼西侧拔地而起。

  2013年元旦,“月宫一号”团队给俄罗斯的科学友人发去新年祝福电子贺卡,附了上“月宫一号”的样图。这几位科学家打开贺卡,一致“赞许”道:“他们‘画’得可真好!”直到2013年冬天,“月宫一号”建设完成并成功试运转,外国几位科学家受邀来华进行学术研讨,还是将信将疑的态度。

  刘红至今记得,一位俄罗斯科学家围着占地不过百平方米的实验舱来来回回看了将近一个小时,不相信眼前这个实验装置是真的。当天晚上10点左右,会议已结束,这位科学家提出还要去实验舱看看,他担心白天看到的只是“装装样子”的假设备,夜里就会停掉或者“没有了”。刘红笑了笑,欣然邀请他随时去实验舱参观。后来,这位被震撼到的俄罗斯科学家按捺不住激动,在留言簿上写了一整页赞语表达敬意。

  “月宫一号”在建期间正值炎夏,常常是室外38摄氏度、舱内温度40摄氏度,但团队还是克服困难,在6个月内顺利完工。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3个圆柱形的“大罐子”,而团队成员相信,在这个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的空间内,他们的“月宫梦”终将实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月宫,春暖花开”。

1 2 共2页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川妹儿的川味儿,没有而已

    “不只是电影,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怎么活着?”曾经的“红楼梦”中人邓婕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担任监制的小成本电影成了当下的一面镜子。

  • 李安:永远不要放掉心里那个惑

    慈眉善目的李安说话的样子特别真诚,他会把自己“害怕”“恐惧”“绝望”这样的真实心理向你坦白,没有任何的虚伪与浮夸。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