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欧阳中石:以书焕采 切时如需

2020-11-13 08:27:19 来源:人民日报

  人物小传

  欧阳中石,1928—2020年,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

图为欧阳中石。资料图片

  “我这一生,概括起来,就三句话: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这是欧阳中石对自己的评价。

  但作为书法家,他曾两次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作为教育家,他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拥有完善书法高等学历教育体系的学府;作为戏曲家,他被人赞为“疑是奚君又重来”;作为学者,他在逻辑、音韵、戏剧、书学、语文教育学等领域均有较高造诣。

  11月5日,欧阳中石逝世,终年93岁。

  为学

  始终感念恩师惠泽

  欧阳中石常说自己“空负雨露”。这是自谦,更是对恩师的感念。

  年轻时,欧阳中石同武岩法师、吴玉如习书,向奚啸伯学戏,从齐白石作画,随金岳霖研究哲学。他将老师视为自己“人生中很大的骄傲”,常说“尽管这些老师教育我的时间有长有短,但他们给予我的惠泽是无限的,应该说指导着我的一生”。

  他常提起少年时向武岩法师学书法的故事:“武岩法师真高明。他骗我,要学书法,得买他的纸。外面一毛二分一张的宣纸,到他那里五块钱一张。我那时还是个孩子,信以为真了,所以不敢在那么贵的纸上写,从早到晚只埋头看他写的范字,眼耳心手,用足气力一齐调动起来去观察、感受、吸收、摄取,就是不敢在纸上落笔。他吓唬我,不写,这纸就收回了。我又舍不得,只得狠狠心,写了,没想到还就很像字模了……自此懂得什么叫‘临帖’,也懂得了最重要的学习原则:动脑比动手重要。”

  欧阳中石后来才知道,老师并没有真收钱,第二天就把钱退还到自己家了。“他善于抓住我的心理,巧妙地让我努力学习。”欧阳中石说。

  最令欧阳中石动情的,当属京剧老师奚啸伯。1943年,十几岁的欧阳中石在同学家偶然唱了一首奚派的《白帝城》,未成想奚啸伯就在屋内,当即收他为弟子。几十年间,两人情同父子,始终保持书信往来,直到奚啸伯去世的前一天,他写给欧阳中石的最后一封信中仍在探讨艺术理论。

  “恩师教我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更是如何做人。”欧阳中石如是说。

  为师

  自谦只是一个教书匠

  “先生从不让别人称他为大师,常说自己就是个教书匠。”欧阳中石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叶培贵说:“这不只是谦虚,也是先生对自己为师的理解,匠人、匠心。”

  为师七十余载,从小学到大学,欧阳中石几乎教遍了各个年级。上世纪80年代,欧阳中石开始思索把书法教育纳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1985年,他创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开启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学科。

  十余年间,欧阳中石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书法教育中,第一次在我国高校建立了完整的书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了教育部第一个书法类艺术师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书法学科中唯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开辟了书法教育的广阔天地。

  在育人方面,欧阳中石一直强调立德、立学、立言。“书写的品质取决于文心灵性的程度,光有写字的手性是不够的,这是书法的奥秘与要诀。”在欧阳中石看来,文化承传更重要的还在于内涵、品性和精神的延续。学生们都说,先生的教诲从未止步于技法,更在于德行与人格。

  “教了这么多年书,做了一点事情,很欣慰。”欧阳中石说。

  为人

  用书法艺术为时代作贡献

  书法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是欧阳中石心中最大的牵挂。他常对学生说:“汉字是那么美妙,把汉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魅力推而广之,是我们献给世界的厚礼,也是我一个教书匠的梦想。”

  作为连续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多年来,他以个人名义或与他人联名,提交有关教育、文化、书法等提案97件。他提出应在中小学生中加强书法教育,从对汉字的认知和发扬做起。2011年6月,在欧阳中石的倡导下,首都师范大学“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心”成立。2013年,他还作为首席专家为教育部主持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欧阳中石常说,书法是“小道”,必须有“大学问”在其背后作为支撑,要把书法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学习、研究。他曾写下“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赋以生机。”后来他又将“赋以生机”换成了“切时如需”。他认为书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需求,才能对社会有所裨益。

  用书法艺术展示文化之美,用书法艺术为时代作出贡献。欧阳中石如是说,也如是做。他在许多学校都设有奖学金,却拒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他还募集200万元设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学奖”。面对各类荣誉,欧阳中石总是一推再推,他常说:“做过了就是最好,干吗非要记得。”

  一生躬耕为学、一生匠心为师、一生平实为人,这就是欧阳中石的真实写照。(赵婀娜  陈炳旭)

  (郭圆圆参与采写)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硬核”男一号在细杆上撑起两人

    去年,大型杂技剧《战上海》因其新颖的舞台形式、精妙的叙事手法,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剧中除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外,穿插其中的高难度杂技动作更是令人叫绝。

  • 吉胡:用彝族流行音乐讲述父亲的故事

    这首歌讲的是一个彝族男性的成长故事。歌中的长子原型就是歌曲作者吉胡的父亲。歌词通篇都是对话,像一首需要细心品读的诗。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拉加群措:勇敢走出去 打拼新天地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这些年,对于广大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援藏”“区外就业”成为他们实现就业的一条新路径。

  • “双11”,海归在一线!

    今年,“双11”购物节已经走过12个年头,它不仅是线上线下的重要促销节点,更是疫情之下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买买买”的轨迹遍及全球,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制造、物流、客户服务等商业参与者,将世界各地的品牌汇集于此。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