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是职场、右手是家庭,“背奶族”职场妈妈想要找到好的母婴场所并不容易。从2013年起,上海市总工会启动了“爱心妈咪小屋”公益项目,为职场备孕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提供一个私密、干净、舒适、安全的休息场所,帮助她们度过女性特殊生理阶段。目前,上海的“爱心妈咪小屋”数量已经达到3400多家,星级小屋累计2000余家。(6月5日新华网)
“爱心妈咪小屋”,其实就是母婴设施。2016年1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这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善意,彰显了对母婴的人文关怀,各地应抓好落实。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地在执行10部门《意见》中,似乎更加重视商圈、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的配置,而有意无意忽视了“用人单位”母婴设施的配置。事实上,在职场配置“爱心妈咪小屋”也是有规可循的,这不仅仅是《意见》要求,相关法规也有规定。比如根据《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有哺乳婴儿5名以上的单位,应建立哺育室。然而在现实中,真正落实这一规定的“用人单位”并不多见。
对许多用人单位来说,女职工的占比并不少,加之国家提出“全面二孩”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女职工将二胎生育计划提上了议程。用人单位也是公共场所,哺乳权是所有女性的正当权利,“爱心妈咪小屋”也应成为职场标配。从这个层面来说,上海市总工会启动“爱心妈咪小屋”公益项目,以及发布《上海工会“爱心妈咪小屋”设置及管理办法》,主要就是为广大孕期、哺乳期女职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专家指出,母婴室不是可有可无的设施,应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提高我国母乳喂养率,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帮助我们培养强壮的下一代。上海市总工会专门出台“爱心妈咪小屋”设置及管理办法,正是落实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的具体抓手,也是有益补充,比如对小屋的设置要求、申请程序、管理规范、激励保障等有了更详细的规定。希望更多用人单位借鉴复制,更希望各地真正将“用人单位”也纳入母婴设施建设计划积极推进。
总之,让“爱心妈咪小屋”成为职场标配,这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而是国家政策法规所要求、广大女职工所期望的“必需品”,同时也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