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吉林军事法院院长陈勇见到记者第一句话就说:“军事法官要以执法明理为己任,开好每一次庭,断好每一个案,维护好军队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好官兵的后顾之忧。”
2013年,一起民事案件的庭审旁听席上,有位当事人亲属悄悄录像。主审法官陈勇发现了,但他并没有阻止,而是说:“法院审理案件恪守公平正义,你们尽管录,我们随时接受监督。”最后,当事人双方对裁决结果都表示满意。
“办铁案、出精品是我们的不懈追求!”陈勇坚定自信地说。在该院荣誉室,我们看到这个普通基层军事法院的骄人业绩:两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法院,两次被评为全军民事审判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被吉林省军区党委记集体三等功。
长期的审判实践中,陈勇摸索出“合力调解、全程调解、分头调解、寓情于调”等调解方法,他办理民事案件的调撤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只要怀着公心、善心和诚心,很多矛盾是可以化解的。”陈勇向我们讲起他调解过的一起纠纷。
2011年11月,部队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死者家人情绪失控,到部队上访。为尽快化解矛盾,陈勇主动请缨前往当事人老家做工作。因山区交通不便,又赶上暴风雪,陈勇驱车颠簸8个多小时,晚饭顾不上吃就展开工作。持续调解7个小时,当事人渐渐被他所感动……
3年来,陈勇还先后帮助处理官兵涉法问题80余起。“涉军纠纷远不仅仅是一件案子,而是影响官兵安心服役、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大事。”谈到涉军维权工作,陈勇这样说道。
2010年,某部吉林籍战士小王的父母与邻居因土地承包发生纠纷,一到秋收时节双方就争抢作物并引起肢体冲突。矛盾年复一年,小王逐步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无精打采。陈勇获悉后,先后3次协调当地人武部、司法所和村委会,实地勘查争议土地,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化解了沉积多年的纠葛。小王在部队得到这个消息,顿时喜出望外……
为了更好地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陈勇非常重视开展“法律服务进班排、进哨所”活动。“基层连队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的精神家园。”从基层部队成长起来的陈勇动情地说。数年来,他怀着对基层官兵的深厚感情,克服困难,走遍了省军区数十个边防执勤点,开展法纪教育上百场,听课官兵10万余人次,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印到法律服务卡上发放给官兵,随时解答官兵的咨询,战士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陈大哥”。(本报记者 杨坦辉 本报通讯员 张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