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延误治疗切掉2/3胃,拖着虚弱的身体重返岗位
积案艰难化解,当事人送来一面面锦旗。在问题解决的背后,是老郭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还有透支的身体。
法院附近就是一家医院。虽然胃病经常犯,但靠着止痛片和馒头干,郭宿根顶了好长时间,一直没去治疗。直到有一天,他倒在办公室。
“快,郭处长昏倒了!”一位当事人的喊声让原来嘈杂的信访接待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老法官安克和第一个跑进郭宿根的办公室,只见他“趴在桌子上,两眼紧闭,像是昏睡,脸面因痛苦拧在了一起。”
众人手忙脚乱把郭宿根送到医院急救。检查结果出来了:胃病恶变!
这让同事们大吃一惊,对赶过来的家人更是晴天霹雳。苏醒过来的老郭得知病情后,反过来安慰家人和同事不要着急,还催着让同事回去上班,“当事人在等着,窗口不能没人值班”。
庆幸的是,胃病恶变得以及时发现。经过手术,老郭的胃切除了2/3。
但老郭是个闲不住的人,从住院检查、手术到出院,仅休息了半年,他就拖着虚弱的身体重返工作岗位。这次住院,是他到法院后绝无仅有的一次请假。
术后刚上班,为利于郭宿根身体恢复,省法院派立案二庭副庭长王永励征求他的意见,想给他换一个岗位。
“就干这吧,已经习惯了。”老郭一句话就给婉拒了。
至今他还有低糖反应。感觉到头晕时,他会飞快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塞进嘴里。往往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以至于坐在周围的当事人都没有察觉。
信访工作一干8年,身体也坏了,没想过“挪挪窝”?面对记者的疑问,郭宿根一笑:“做人要看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更要明白自己在哪个岗位上更能为群众多做点事。”
艰苦岗位干得有滋有味,不仅“磨嘴”还“动手”
省法院的接访窗口有时像集市一样热闹,来者形形色色,有诉求合情合理者,也有无理取闹甚至上访“专业户”;有说话“炮火连天”、破口大骂者,也有不善言辞、寡言少语者;有耐心听接访人员辩法析理者,也有荤素不吃固执己见者;有进门就撒泼者,也有下班坚持不走者……
在这个被公认为是法院最艰苦、最考验人的岗位上,老郭却干得有滋有味。他对来访群众一视同仁,甘当“出气筒”“缓冲器”,和当事人坦诚交心,细致解答他们的疑问,初审材料,指导填表,提出咨询建议……
而在没有来访人时,老郭的办公室也拾掇得花草吐芳,整洁干净;下班回家,他把家里也收拾得异常整洁。
每天接谈各类的上访人,特别是老弱病残者,有人耳朵背,生怕听不见说话,就往前凑;有的老人甚至摘了假牙,对着人的脸说话,结果是,老郭胸前衣服上布满了唾沫星子“烙下”的白点。
6月1日,记者到郭宿根家采访,只见他一个人在手洗衣服,“因为衣服上的异味太浓了”。
做群众工作,不仅要“磨嘴”,还要“动手”。去年底,一名高位截瘫的老上访户被家属直接从医院拉到了法院,把人放到老郭办公室的沙发上。家属临走时还把尿袋塞子拔掉,尿淌了一地,尿骚味令人作呕,一干上访者都被熏跑了。老郭不避不让,联系车辆,带领同事、法警,一起把病人护送到医院,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
办公区修修补补也是常事。信访接待大厅的凳子因为坐得人多,很容易损坏,郭宿根就自备了一套工具。看见哪个出了问题,就敲敲钉子,紧紧螺丝。
下雪天,郭宿根担心来访人滑倒,早早就把门厅前的台阶打扫干净,铺上防滑垫。
贴钱贴物帮助困难当事人更是数不胜数。“有些老人确实有困难,到饭点没钱吃饭,天黑了没钱住店,只要张口,给点钱、买碗饭,换了谁也不能拒绝吧。”对这些,老郭很淡然。
在同事王菊萍眼里,老郭是一位播洒正能量的人。“正是他和群众打成一片,说‘掏心窝子’话,做贴心事,才能让当事人留下怨气,带着和气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