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用执着提升了自己的品德境界
在晓光的办公桌玻璃板下,书写着“慎言、慎行、慎独”。他正是用这几个字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是自我加压、不争名利、不计得失。19年里,不少的人都善意地提醒他“晓光,干了这么多年的干部工作,是不是也该换换岗位了?”晓光说:“我们搞干部工作的最明白‘人岗相宜’,我现在干得挺好的,大家也都满意,等以后有了更适合的位置,组织上是会有安排的”。“晓光,我们老总的公司越做越大,目前非常缺人事劳资干部,你现在每月800元,你来我公司的话能给你几倍的工资,你可以考虑考虑”。10年前有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副经理多次请他下海经商。晓光轻声细语地回答:“说实话,我缺钱,人事工作是很清贫,但作为一名公务员,就得干啥吆喝啥,既然领导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咱们就得做好,要对的起自己的这份工作,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我咋能说辞职就辞职呢”。
人事工作有其特殊性,要求干部管理者“嘴要紧、行要端、心要正”。每当股级干部调整,作为干部股长的汪晓光最先知情。这时候有来说情打招呼的,他总能有理有节地把他们挡回去。不少同志说,“汪晓光能做到从不跑风漏气,最关键的是有公心,他专注的是工作,不是那些人情世故”。
在群众的心目中,他是“贴心人”、“好干部”。2003年,企业军转干部顾秉德,多次上访反映企业落实工资数额不准确。得知此事后,汪晓光多方走访了解,反复跟企业沟通,帮助他解决了实际困难。后来顾秉德办理退休手续时,又认为企业所缴纳的保险费基数过低,要求重新办理。汪晓光再次热情地接待了他。对照企业军转干部和社保政策规定,心掏心得做好思想工作,最终为其圆满地办理了退休手续。
这件事让顾秉德深受感动。有一天,顾秉德拿着工具和木料,主动上门给干部管理股修理桌椅,他激动地说:“我呀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们,但我会木匠,就为你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在汪晓光的办公桌右上角还亲笔书写着这样8个大字。这正是他无私无畏、刚正不阿的情操见证。尽管经济拮据,但他从未用手中权力谋取过一己私利。在朋友的心目中,他就是个“傻兄弟”、“憨大哥”。都说他太固执,稍微利用手中一点点权力,日子也许会过得宽裕些。但晓光同志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所能及的他是在所不辞,违背原则的事他一件不干;不少人找他办事,电话里就被他严词拒绝了。他说:“如果能办,不用你费任何钱物,我肯定帮忙,但你说的这个事我给你办了对别人就不公平了”。
有一次下大雨,干部管理股的李娜搭三轮车从招聘现场回家,当蹬三轮的中年人知道她是人社局的,说,今儿个说啥也不要钱了,因为你们组织的考试忒公平公正,而且还把招聘信息通知到家里,我闺女就是上次考上的,现在我可省心了。
闲暇时间,汪晓光从不打牌、不进娱乐场所,没有任何不良嗜好,陪伴他最多的还是书。在整理遗物时,办公桌的抽屉里整齐摆放着《干部管理工作》、《公务员资料汇编》等业务方面的书籍,另一个抽屉盛满了一个个厚重的写满了读书心得的笔记本,以及由他撰写的各类调研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经过他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而形成的,渗透着他的心血,对于现在或是将来的干部管理工作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最后一个抽屉里是一张办事卡,上面清楚的写着5月份、6月份的工作计划;还有就是三瓶墨水和一盒没有吃完的胃药。
他用担当洒下了对家人的真爱
汪晓光的勤俭节约在局里是出了名的,他没穿过一件名牌衣服,最好的也是妻子从超市买回的换季或打折的几十元一件的服装,一条磨了白边的腰带还是8年前老叔送给他的军用品。因为忙于工作,生前的照片全是10年前拍摄的,最近一张是2013年清华大学优秀股级干部培训时留下的。平日里对自己万分“吝啬”的晓光,却在512汶川地震后慷慨解囊,除了在单位捐款以外,还带着儿子到银行给灾区汇款1000元,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要有一颗爱心,并嘱咐孩子,只有好好学习,自己强大了,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在汪晓光的葬礼上,当年幼的儿子跪在灵车前泣不成声的喊着,“爸爸,你要坐车走啊……”在场的人心都碎了。晓光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说等有时间了带着母亲、妻儿出去看看大海。而他却一再压抑自己买车的愿望,把不多的工资用来承担双方老人的医药费和生活费。
因为工作繁忙,吃饭不规律,他早早患上了胃病,4月份组织体检,妻子催他多少次,他总是一拖再拖,至今空白的体检表还放在家里。作为家里的长子,自打父亲去世后,晓光就因为没能尽到孝道而心酸自责,如今母亲生病了,他多想陪在身边尽尽孝心啊,可因为人员少、工作量大,只能让妻子陪在病床前。2013年,妻子不慎耳聋耳鸣,都是自己去治疗,有时候不由自主的抱怨他,这么苦,这么累你到底图个啥?汪晓光总是哄着说,大家伙都等着呢,等我把工作处理完,你说去哪里我就陪你去哪里。
如今,晓光违背了他生前的诺言,自己先走了。迈进晓光的家,悲痛、思念的气氛瞬间袭来。这个家庭还没有从伤痛中走出来,母亲至今无法接受儿子已经离去的现实,每天早晨呆呆地坐在床前,盼望着儿子还能像原来那样在上班之前来看看她,哪怕是打一个电话、哪怕是匆匆而来,哪怕是匆匆而去呀。
4月26日是晓光妻子42岁生日,繁忙的工作中他不能给妻子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只能用短信给妻子送上了真心的祝福:16年前的携手同行/14年前的爱子诞生/都从42年前的今天开始/我感谢今天/儿子感谢今天/三人世界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烦恼品尝了甜密/我们守护着人生的平淡与真实/在心与心的牵挂中/体味着真正的幸福/今天是我家的节日/我和儿子送你一个祝福/永远健康、快乐、年轻、美丽/向你提出一个要求/这个节日,你要让我们再为你过58次。
细数岁月,雨燕呢喃。春天里,生命化作了那朵莲花。汪晓光走了,但他留下了为民情怀、务实作风、清廉口碑,留下了信仰与力量。在他学教活动手册里记着这样一句话:人缘,不是有多少人认识你,而是有多少人愿意帮助你;人脉,不是你利用过多少人,而是你帮助过多少人;人生,不是有多少人在你面前吹捧你,而是有多少人在你背后称赞你。
同学邱贵林为晓光书写了一副挽联:“斯人已去,滦水流殇心欲碎;音容宛在,陋室书香品自高”。(崔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