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作在北京地上的劳动者
燃烧了自己 温暖了别人
工作在井下500多米的大安山矿采煤工
□本报记者 阎义 文/摄
对牛的称赞是:“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对煤的赞美是:“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别人。”采煤的工人则是,身处高危处,带给人间暖。京煤集团昊华能源公司大安山矿采煤工刘福军就是他们的代表。日前,记者随刘福军深入井下500多米,目睹了如今采煤工的工作状态。
刘福军告诉记者,他是四川广元市人,今年39岁。2004年来到北京,先到朝阳区一家企业当电焊工。由于这家企业工资不能保证,他经人介绍,来到大安山矿当采煤工,一干就是11年。这11年,他看到了矿山的变化,采煤工的生活、工作条件的变化。记者跟着他走进了洗澡间。在这里,他边换工装,边向记者介绍。以前的工装是脏了以后,自己想洗就洗,不想洗就不洗。现在是,每天下班后,把脏工装放进洗澡间的脏工装筐里。第二天上班就在自己的放工装的小格子,穿上干净的工装了。原来,大安山矿投资几百万元,购买了几台大型洗衣机和烘干机,有专人负责洗工装、烘干工装。然后,按照工装上的条形码送到工人所在的工段、班组,最后放进工人的小格子。刘福军说:“你别小看了这个条形码,它是我的定位器。我走到哪里,井上的跟踪系统都知道我在哪里。”三年前,大安山矿安置了定位跟踪系统。工人几点下的井,在井下什么位置,移动的情况,在井上的定位跟踪系统大屏幕前一目了然。
记者跟刘福军一样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工装,一层秋衣,一层绒衣,最外一层是工装,穿上袜子,大雨鞋,戴上安全帽,拿着矿灯和自救包走进巷道。在走进巷道经过一个水坑,涮一涮雨鞋。经过巷道口时,墙上的显示屏上,显示了刘福军的照片和有关信息。记者的定位器是在安全帽上,显示屏上显示没有照片,有安全帽上的号。进入巷道还要走一段路程。他说:“我们三班倒,每个班从换上干净的工装到脱掉脏工装大约是10个小时,工作时间是8小时。”走了大约1公里,刘福军开始往更深处下了。我们需要坐类似缆车的交通工具,学名是“架空人车”。工人们叫它“猴车”。“猴车”就是一个铁管上焊着一个自行车座,前面脚蹬。工人坐着,抱着铁管,真跟猴似的。我们坐“猴车”,顺着大坡,往下坐了大约18分钟,这里已经到了井下500多米。
下了“猴车”,看到一个类似超市的地方。玻璃上贴着温馨驿站,又叫班中餐。记者看到,超市里的货架上有方便面等几十种食品,还有主食。刘福军拿着条形码,刷一下,就可以拿主食和矿泉水。有一位工人买了一桶方便面,到热水箱倒热水。他说:“这都是工会为我们做的实事。”过了温馨驿站,再往里走不远就是井下公交站了,叫“平巷人车公交站”。我们坐着类似电气化火车的“小火车”开往工作面。
十几分钟,“小火车”开到工作面。记者印象中的矿工工作是用镐头刨煤。其实,在大安山矿已经是用机械采煤了。刘福军只是看着机械是不是工作顺利,铲一下落在车斗外面的煤。采完煤,用小货车送到大煤漏斗里,再从漏斗里往下一层送进小货车,这样层层地运输,把煤从井下500多米,运送到井上900多米,最后运往全国各地。
刘福军说:“一般工人在这里工作8年,就走了。我之所以能干11年,是这里收入比较高,没有拖欠工资的问题,各种福利都有。连续工作几年,还能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工会也非常关心职工工作生活,定期体检。可以说,在这里工作无忧无虑,只有踏踏实实地工作。现在,我是安监员了。这样我的责任更大了,关系着工人的安全,我能不对工作认真负责吗!”
在黑暗中前进
四年,除了睡觉的时间全部在地下度过
□本报记者 边磊/文 通讯员 彭力/摄
2.7米盾构机、3米盾构机、6米盾构机、10米盾构机……高超开玩笑说,自己就像“老鼠打洞”。
33岁的高超是北京最早的盾构机操作员。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根据图纸和上级要求,对盾构机的运行轨迹、拼装方向、轨道铺设等进行参数计算和操作。一条隧道的成型管片、轨道转弯是什么样,都取决于盾构机操作手对图纸、数据和机器运行轨迹是否熟悉。
“工作中不可能看见太阳,我们的工作就是在黑暗中前进。”高超说。
2005年,看到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四处招聘盾构机操作手的招聘启事,高超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才知道这是一个新工种。由于自己学习的是汽车维修与管理专业,具备一定的电路、机械知识,高超通过考核,顺利被录用了。
市政集团四处是最早将盾构机施工引入北京,并应用在地铁建设中的单位,高超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北京最早的盾构机操作手之一。
“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北京地铁4号线工程。当时,开的是6米盾构机,我是主操作手。”
每天一开工,高超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大小小几十组随时变动的数据,对每个参数进行严格控制。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所面临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道情况,及时操作红红绿绿若干排按钮。每推进一环(1.2米)需要大概40分钟,然后停下来由管片拼装手在前方组装管片。在这等待的30分钟里,还要密切关注地面沉降、轴线控制、拼装质量等。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间,全程高度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产生视觉和精神疲劳。但是,高超总是告诉自己,要一直绷着一根弦,严格监控数据,不能有半点懈怠。
2008年3月12日,高超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随着直径6米的圆形刀盘从隧道中旋转而出,进入车站空间,在地下22米深处连续掘进两个月的盾构机终于露出了全貌,标志着地铁4号线最长盾构隧道全线贯通。此时的高超,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四年了,我除了睡觉的时间全部在地下度过,今天终于又‘重见天日’,呼吸新鲜空气了!”
对高超和他的同事来说,4年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这个集体创造了应用6米盾构机,在全断面无水砂卵石地层中,不更换刀盘,一次掘进1339.8米的最新世界纪录。
十年来,高超参与建设了地铁4号线人民大学到动物园区间双向、清河南水北调线、地铁15号线马泉营到望京往返双区间、地铁10号线成寿寺站、地铁8号线林萃路到安河桥北双区间、地铁8号线鼓楼到安贞区间段,地铁14号线朝阳公园到望京10米盾构,地铁7号线双井到广渠门双区间,地铁6号线东关到新华大街双区间以及物资学院到草房双区间、广营电力、北苑电力、温泉1标电力、温泉4标电力等工程,操作盾构机的技术也日益娴熟。
在北京地铁14号线朝阳公园到望京的建设中,使用了直径达10.22米、长度超过9米的大盾构机,这在全国地铁工程建设中都属首次,高超正是它的操作手。它的成功应用实现了“一洞两道”,即上下行轨道在同一个隧道内。过去,使用直径6.14米盾构机掘进,除了隧道的自身宽度,两条隧道之间至少需要留出6米的间距,而大盾构机施工形成的隧道宽度只有10米,大大节省了地下空间,也对盾构机操作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大家水平都不低,现在已经有12米盾构了。”高超说。
纵横交错的地下轨道网络逐渐形成了。在高超看来,能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自己的辛苦付出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