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熊光年:“抠门书记”带富一个村
//www.workercn.cn2014-09-15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11日,记者走进安陆市棠棣镇轭头村,只见村里栋栋精致小楼临街而立,沿街而建的中心集镇兴旺而有序;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群众服务中心,医疗室、会议室、服务大厅等一应俱全;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每天歌舞不断;自来水引村到户,全村组组通公路,农田水泵全覆盖。

  “村里基本没有企业,公共设施能建成这样,全是靠熊书记‘抠’出来的。”村出纳周文成说。

  “村级管理好坏,财务管理是关键。”65岁的村支书熊光年,向记者讲起了他的“治村经”。

  村干部花钱村民把关

  23年前,这个村是个名符其实的“空心村”。村级欠债80万,镇级工程总是完不成,当时的村干部“落荒而逃”。村里只得请回在镇土管所上班的熊光年。

  “每个干部手里有白条,账目一片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回忆起刚回村当村支书时的情景,熊光年直摆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熊光年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规矩。第一个规矩,是村干部不跟钱打交道。村里成立起理财监督小组,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3名村民任小组成员,分别负责票据审核、账目管理和资金进出。各项收支情况、各种惠民补贴报销发放情况,定期在围墙上公示。

  近几年,村级财务基本由镇财政所接管了,理财监督小组仍然存在。只要涉及发钱、收钱、报销的事项都必须经过三人之手,即使村干部去镇里报销,仍需理财小组把第一道关。“财务明了,就有村民信任的基础了。”熊光年说。

  不合规矩,哑巴亏也要吃

  熊光年的第二个规矩,是村级大事必须全村商量着定标准,定了标准就必须执行。村里成立起议事小组,由村主任和全村选举产生的2名村民代表组成。平时,议事小组负责收集村民的意见,遇到村级大事,由议事小组召集两委干部讨论决定,标准定好后,执行前即向村民公示。

  “为着这条规矩,不少村干部吃了闷亏也没办法。”熊光年说,2010年,村里打算修3.5公里通组公路,村里需投资30多万元。村里资金不够,决定派4名村干部去外地找家乡名人拉赞助。出发之前,村里定下标准:每人每天开销不能超过300元,包括乘车、吃饭、住宿。4名村干部两个人睡一张床,住便宜酒店,乘大巴从安陆去北京,又从北京坐硬座到深圳,辗转一周时间回到村里,任务完成了,干部们精疲力尽,理财小组却上门来核算成本。核算发现每名干部每人共超预算400多元。无奈,超支预算只得从干部工资中扣除。

  钱要花在刀刃上

  轭头村地处偏远,很多村民也嫌地不好,扔下田出去打工。于是,熊光年带着村干部们,捡起村民扔下的地植树造林,在村里挖鱼塘、维修塘堰,有村民愿意回来养殖,他就积极帮着多方张罗。村里的林木、鱼塘和荒山荒地,近些年给村里带来了不少收益。

  村里有钱搞建设了——建群众服务中心花了120万元、修路花了50多万元、建泵站花了50万元、维修堰塘花了60多万元,还还清了前些年所有欠账。

  这一切,村民们都看在眼里。6组村民刘光武,近些年在村里帮助下,养鱼挣了些钱,总想着要感谢一下。但是,请村干部吃个饭,没人赏光。提个东西上门,更是无一例外遭拒。为了给村里出点力,刘光武自发组织起了治安巡逻队,晚上巡逻,还打算出资给村里添置几个摄像头。

  熊光年说,今年年底,村里还可入账80多万,打算筹措着给村里装路灯,在村口修个超市,“争取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跟城里一样的公共设施,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回来住,我高兴!”(记者汤炜玮 通讯员黄爱东 黄德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