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先利:山村里的“120”
//www.workercn.cn2014-10-28来源: 信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新县苏河镇文昌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小病不出门,大病有车接,一个电话,‘120’随叫随到!”

  村民口中随叫随到的“120”,就是在文昌村做了21年村医的李先利。

  10月17日中午,记者来到文昌村,向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老李打听村卫生室的位置,一听我们要去采访李先利,老李竖起大拇指说:“李医生的医术好,人热情,又勤快,村里人都信任他。”

  临近午饭时间,记者在村卫生室并未见到李先利。“李先利上午到村里给村民做体检去了,应该快回来了。”李先利的爱人招呼我们到诊断室休息。

  诊断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卫生类报纸杂志,铁皮柜里整齐地放着村民的健康档案,一台电脑和一台摄像机,构成一套远程诊疗系统。

  十几分钟后,李先利骑着摩托车回来了。个头不高、黑黑瘦瘦的他,干练、精神。虽然才四十出头,李先利的眼袋却较常人的深、大。

  每天早上5点半,李先利就得起床忙活了。5点半到9点半,用紫外线将卫生室所有的房间消毒,给病人打针输液;上午9点半到下午1点半,夜晚6点半到9点,到村民家做入户体检;下午1点半到6点,在卫生室接诊。忙时一天能接诊70多人,闲的时候也不下40人。

  “每天正常也就睡5个多小时,更没有什么节假日了。”如此快的工作节奏,李先利早已习以为常。村民几点上地里干活,几点在家,李先利了如指掌,他根据村民的作息规律,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井然有序。

  每个季度入户给村民做体检,是国家的农村医疗制度,李先利尤其重视。一辆摩托车,一个医疗箱,一块手表,就是一个移动的“体检中心”。

  “全村612户,2274名村民,在家的有392户、1800多人。”李先利对全村的人口流动情况了然于胸。

  “这块手表,我是走哪戴哪,用秒针来测村民的心率、心跳,不能出一点儿差错,这是医生的责任。”李先利指了指左手上戴着的手表说。

  “夜晚出诊是经常的事,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村民家里大人小孩儿有啥事,要保证电话随叫随到。”

  21年来,特别是2009年文昌村卫生室建成以来,李先利夜晚出诊可没少“出事”。

  2012年除夕夜,外面下着大雪,大家都在家吃团圆饭,看春晚。得知李庄村有位老人突发脑血管病,李先利立即赶到李家庄,将病人往县里医院转送。转送途中,一不留神,李先利滑到了,左腿重重地摔在了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导致左腿骨折,在家卧床躺了两个多月。

  2013年12月9日,李先利接到村民电话深夜出诊,在上坡时,因路面结冰打滑,李先利滑到,导致左腿骨裂。

  即使自己骨折卧床休养时,李先利依然坚持给村民看病。

  “患者找你看病,就是把他的生命交给你,就是信任你,我必须负责。”李先利说。

  诊断室的墙上挂着李先利获得的各种荣誉,他办公桌上那块红红的“共产党员责任岗”的牌子甚是醒目。

  “救死扶伤是天使的责任,无私奉献是党员的风采。”在李先利眼里,挂在墙上的荣誉,和所肩负的医生的责任、党员的使命相比,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记者 程 成 郭 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