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94岁儿科医生张金哲:“把孩子当人,把家长当服务对象!” (图)
//www.workercn.cn2014-11-05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当时他借住在一位远方亲戚家,医院里没有儿科,亲戚同事们的孩子有了病,就请张金哲帮忙治疗。从那时起,年轻的张金哲就深深感到孩子得了病,父母们比自己生病还要难过, “特别是妈妈,孩子一生病简直活不了。”但那时候无论是处在战乱中的中国,还是像日本相对发达的国家,都没有儿科,很多孩子得了病无法治疗。

  1945年日本投降,张金哲回到北平,在中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前身)任外科实习医师。一天,他的中学老师抱着患了白喉的孩子前来就诊,那时成人治疗白喉只要切开气管进行手术即可。张金哲希望能为孩子手术,主任制止了他,并告诉他从没有人给孩子做过这样的手术,风险太大。最终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在老师的怀中痛苦地离开。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年轻的张金哲。

  1949年8月,张金哲的女儿出生。当时北京及全国很多城市产科病房正流行一种恶性皮下化脓性传染病。婴儿多在出生后三天发病,无一幸存。他的女儿也患上了此病,张金哲知道,如果按常规治疗,孩子必死无疑,于是他大胆为孩子作切开引流术。孩子奇迹般活了下来,成为当时得此病存活的首例。

  这样的经验让他意识到,婴儿手术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与医生惧怕困难、无人负责钻研有关。于是他坚定了开创小儿外科的信念。1950年7月,年仅30岁的张金哲在北大医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

  尽管张金哲院士的门诊费高于普通门诊,但仍有不少患者家属慕名而来,在他们看来,张老“平易近人还很幽默”、“这位老同志太好了,他对每位病人都有一个详细的记录……讲得详细,听得清楚,不蒙人……”

  如今,张金哲年事已高,院方曾多次劝他休息,但张老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除门诊外,他还会到病房查房,和年轻大夫讨论业务。他说,很多病人看了很久、转了那么多医院,看到我这一头白发的老头,总还能比较信任。我不想闲下来,工作让我长寿。(杨姣)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