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金秋10月,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走在坚实宽厚的渭河堤防上,河水清澈,凉风习习,碧草如茵。这就是几年前还沙坑遍布、垃圾成堆的渭河吗?面对我们的惊疑,陪同采访的80后治渭人王磊,自信而坚定说:“没错!这就是渭河!”
王磊,1982年出生,高大,帅气,热情,朝气。提起渭河,他打开了话匣子:“爷爷、父亲都是基层水利人,一辈子跟水打交道。我学的是水利工程,能赶上全省大治渭的好机遇,我觉得很幸运,全家人也都为我高兴。”
走在马家寨段雁翅坝上,王磊回忆起该项目开工时的情形:过去这里河道采沙严重,河岸破坏不堪,也没有任何工程防护,到处是垃圾,土路坑深积水,很难通行。这一段位于河流顶冲段,防洪压力大,成为他们管辖内整个渭河治理项目的重中之重。管委会决定抢先开工该段。
当时,部分群众不理解,致使进场难,施工难。他和同事“5+2”、“白+黑”地跑前跑后,协调街道办、村委会,深入一家一户了解村民诉求,宣传渭河治理意义和成效,争取理解和支持,及时化解矛盾。同时,还要衔接规划,对接设计,优化施工方案。
工期不等人。他们抢抓有利施工期,针对软弱地基处理等问题,联合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现场研究解决方案。采取源头控制、工艺控制、检测控制等方法,通过抽检、巡检、互检、破检等手段,综合管控质量。最后,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保质保量在去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雁翅坝建设工程,并经受住了洪水来袭的考验,被评为优良工程。
在沣西新城咸阳湖段堤防加宽改造中,王磊来回奔波在咸阳市和省治渭办,对接协调,修改方案。为最大限度减少移树及新征地,他常常冒着夏季高温酷暑,现场查勘,放线比对,研究讨论,确定最优方案。大伙对他评价说: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把时间和效率看得很重。他总是怀揣笔记本,不时翻看:今天啥事没干完,明天该干啥,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的打着对号,有的画着问号。大伙跟他开玩笑,说那是“天书”。他总是笑嘻嘻地说:“对呀,就是天书!——上面记载着咱们天天奋斗的历史的书。”
说起治渭,王磊滔滔不绝;但提起家人和亲朋,王磊就成了“哑炮”。加入治渭人的行列两年多,一千来个日日夜夜,最亏欠的就是家人和亲朋。十天半月才能回家与妻子见面,父母带着孩子,经常三五个月见不上一面。
去年夏季,在雁翅坝施工最紧张的时候,儿子生病住院,他都抽不出空去看望,感到很内疚。眼里噙着泪花的王磊说,好在妻子理解,父母支持。“作为一个80后的治渭人,只要能尽快把渭河治理好,不管多忙多累,受多大委屈,都值了!”(通讯员 史文婷 本报记者 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