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阎钢教授的年龄,是四川大学学生们心中的一个谜。在课堂上,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灵活,社会时事不断更新,讲课状态激昂勃发,一身正装风度翩翩,分明一个儒雅老成的青年人;可是偶然的一句“我从教三十多年了”,让学生们难掩惊诧。实际上,阎钢今年整整60岁了,自32年前踏上讲台,他一直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前沿。
“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上课的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反应,一定要与学生有互动。”互动,说起来容易,可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考验的是老师的真功夫。“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是没有生命力的。现在的课堂上,往往全是被手机吸引的‘低头族’,要想唤起他们的热情,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于是,最新的时事、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社会现象都会出现在阎钢的课堂上,针对这些新鲜事儿,阎钢又总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生们作出生动的解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性思考。
在这背后,是大量的艰辛劳动。从教以来,每节课阎钢都会精心准备。“刚上讲台那阵,我曾经对着镜子试讲,尽量脱稿。”20世纪80年代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教材、没有教辅读物,阎钢就自己编写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讲义和教学卡片。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里,阎钢积累了数十万字的手写教案、讲义和数百张摘抄卡片。其中,10余万字的《伦理学基础》讲义手稿,已作为珍贵的历史档案被四川大学档案馆收藏。多年来,为了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吸引各专业同学的兴趣,阎钢广泛涉猎各学科的书籍。他将家中最大的一间屋子用作书房:“这里的几千册书籍中有90%我都读过。”
“老师的仪表也很重要,为人师表是全方位的。我上课时一定会穿正装,表示对学生的尊重。”阎钢说。
2012—2013学年,阎钢的评教分数高达97。吴玉章学院2011级学生李诗韵说:“我想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您丰富的经历与生动的讲解让我受益。”2012级学生李浩很庆幸自己能选到阎老师的课:“我喜欢阎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在幽默中夹着对社会的认知。而且阎老师能依据其渊博的知识将课本与现实串联起来,这也让我佩服!”
“我就是想要证明思政课老师也可以做学术研究”
阎钢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也是四川大学担当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组建教学研究机构的第一批教师。1982年毕业初,早有一些岗位向阎钢伸出了橄榄枝。然而,四川大学党委领导的一席话让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你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又是共产党员,最适合大学生德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正是这“党员”二字让阎钢选择了接受组织的安排,到了当时的“四川大学德育教研室”。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其间,阎钢遭遇过太多的挫折。20世纪90年代,来自外部的“学科歧视”让阎钢在学术界难以发声,有人讥讽:“思政课谁都可以上,大学生思想修养那还是课?”有人质疑:“思政课老师能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吗?”更令人痛心的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内部的分崩离析。阎钢没有放弃。他始终坚持学术研究,32年里,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40余篇,出版专著9本,合著、合编著作7部,“我就是想要证明思政课老师也可以做成、做好学术研究”。
“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做科研。科研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阎钢告诉记者,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必然会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因此必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支撑教学。“我的大部分论文,都是从为了教学而准备的讲义中丰实而来的。”
“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愿望”
1982年走上高校思政课讲台后不久,阎钢就与这条战线的有志青年结成了学术联合体——“四川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协会”。“我不是这个组织的发起人,但我是一个积极分子。我们都是尊重组织的安排而成为高校宣传思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的,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愿望。”作为这一协会的元老,阎钢如此定位自己。
1985年,全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们第一次集会,数十颗年轻而火热的心碰撞在了一起,激发出耀眼的火花。“那时候在物质上有不少困难,特别是重庆的同志来参会时会有许多实际的问题。比如,为买火车票,心甘情愿地排一个通宵的队,然后去挤拥挤不堪的硬座。但我们真的都不认为是困难,都觉得是应该的、高兴且满足的。”阎钢回忆道。
1993年,在四川省有关领导关心下,协会正式成立,为思政课教师成长与学科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当初成立青年德育工作者协会是为了给青年老师们一个交流、互助、展示的平台。举办教学观摩,帮助青年老师提高教学能力;刊印学术论文集,促进青年老师进行学术研究;聘请专家讲学,与青年教师一起进行教学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聚集力量,鼓舞干劲,提高大家的自我认同感。”如今,早年加入协会的青年德育工作者们,绝大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军人。
阎钢有着川人不常见的高个子。见面时,阎教授始终微弯着腰,在无声中体恤着他人的感受。这和采访中的阎教授是一致的——他谦虚,将自己的勤奋说成是“有点笨”;他无私,无论是学生还是同行,只要向他请教,总是“没问题”;他朴实,谈起自己的成就总是“没什么”,谈起别人则不吝赞美。记者三次采访他,他从未有一丝不耐,而最晚的一通电话,结束时已近午夜12点。或许,阎钢正是用这种“润物细无声”,影响了那么多学生与同行吧。(记者 杨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