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劳动光荣·劳动圆梦 寻找最美一线工人】陈景荣:“三句话”给了我信心
//www.workercn.cn2014-11-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物检索:陈景荣,38岁,兰州铁路嘉峪关供电段玉门高铁车间工班长,参与兰新客运专线筹备和联调联试等工作。

  陈景荣是一名“老供电”,从去年9月开始,他成了兰新客运专线的一名“介入人员”。在高铁建设现场,他心中一直装着“三句话”。

  陈景荣是主动请缨上高铁的,参与就意味着更多的奔波与挑战,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正常作息。

  当陈景荣把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对他说:“我知道你想的啥,你担心去了高铁以后就没时间回来看我了。你放心去,孝顺不见得是天天守在父母身边,在我看来,干好工作也是孝顺。”

  听了母亲这句话,陈景荣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患癌症多年,母亲也年迈体弱,但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却是这样无私。

  去年11月,刚来高铁建设现场两个月的陈景荣赶上了一个最辛苦的大活,那就是给高铁接触网放线。一连40多天,陈景荣和施工人员“捆绑”在一起,每天凌晨3点多从驻地出发赶往作业现场,等结束任务再回到驻地时,已是满天星斗。在工作现场,陈景荣的工作责任重大:材料进场时,每一米网线他都在放线车上用手摸着检测过。

  “每天基本上只能睡3个小时,得咬着牙才能起床。最享受的反倒是从驻地去现场的那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虽颠簸但睡得还很香。”陈景荣笑着说。

  自从来到高铁建设现场,陈景荣一连二三十天回不了家是常事。有一次,本来安排他回家休息两天,却不料又临时“搁浅”。

  那一天,当陈景荣拿着望远镜盯控现场作业时,发现一个硅橡胶绝缘子裙边有裂纹,他连忙把这个情况向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反馈,要求更换,双方产生分歧。为彻底解决问题,他决定放弃休息,爬上梯车到高空中拍好细节照片,然后硬是拉着施工方技术人员到电脑上看细节图,分析利害关系。他的认真劲儿让施工方技术人员折服,很快安排修复。

  因为回不了家,他总要向妻子“请罪”。妻子反倒给他打气:“没事,工作是大事,你安心去干,家里的事有我。”

  这段日子,陈景荣的担子更重了,搭档能志祥说:“和陈景荣在一起共事,就是让人感到踏实。他操心,责任心强,技术又过硬,知识面还广,什么问题到了他这里,他总能想办法处理好。”

  有一次,他们在施工现场发现清泉至石板墩间的分相处隔离开关引线过长,线夹处因风摆作用可能导致折断。当他们把这个问题反馈到施工单位的技术部门后,按说这个问题的后续解决方案就不再是介入人员的事了。可是,陈景荣却不这样认为。他利用工作经验,结合物理学原理,硬是琢磨出了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提交后,得到各方技术人员认可,并在全线路推广。

  对陈景荣来说,母亲、妻子、同事看似简单的话语,却代表一份无私的支持、一份亲情的鼓励、一份巨大的信任。陈景荣说,有了这三句话伴他前行,对于将来他更有信心了。(记者 康劲 本报通讯员 曾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